春节档的《人潮汹涌》,很多人不会选择到院线观看。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电影翻拍自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韩国翻拍的版本是《幸运钥匙》。
无论怎么翻拍,故事的大概逻辑,情节,不会脱离原来故事的梗概。这样的话,观众如果看过原版,自然而然,对于故事的走向,就会有预判。就会缺少很多观影的乐趣。
而且,国内翻拍的电影,大部分都并不成功。比如**的《我是证人》,王凯张鲁一的《嫌疑人x的献身》。影帝王千源的《龙虾刑警》更是惨不忍睹。
比较成功的《十二公民》或者《疯狂的石头》,都并不是完全地翻拍。
比如《十二公民》侧重的是剧情对白,《疯狂的石头》侧重的是叙事逻辑。而故事却是新的,这样的话,就没有太多原来电影的痕迹。
对于《人潮汹涌》这样故事性很强的电影,故事的脉络很难脱离被翻拍的电影。能做出新意就比较困难。
但是,在线上看过《人潮汹涌》后,却为不老偶像刘德华松了一口气。导演饶晓志,也对得起之前作品《无名之辈》换来的口碑。总体来说,《人潮汹涌》依然是部好看的电影。
影片很巧妙地根据刘德华的外形气质,对故事做了部分细节的修改。
韩版和日版中,主角杀手大叔的饰演者的特征,都是穿上西装,就是有型成功人士。脱下西装,就变成落魄大叔。而且,长相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的确有点丑。
但是想下刘德华的外形,反而是年龄越大,越有型。对于看惯了这张帅面孔的中国观众,让刘德华去演绎出原版那种两个身份的差异,在造型视觉上,的确很难。刘德华想丑,都丑不起来。
《人潮汹涌》很聪明地避免了这一点。并没有刻意让刘德华扮丑。只是脱下西装,穿着普通的衣服而已。做回一个普通人。
这样的话,对于没看过原版的观众,觉得很正常,不过是有钱和没钱的装扮。对于看过原版的观众,也觉得很自然。
而万茜的角色,在《人潮汹涌》中,也做了修改。韩版《幸运钥匙》中,万茜的角色是位少女,因为开救护车,医院,才跟杀手相识。
少女爱上杀手大叔的原因,是杀手大叔擅长刀功,做料理,做卫生,用一系列炫技征服了少女的心。《人潮汹涌》中,万茜爱上刘德华的原因,是刘德华帮助单身妈妈万茜,一起为自己儿子圆梦。
这样的话,30多岁的单亲妈妈,爱上外形40多岁的大叔,观众就不会产生很突兀的感觉。还有其他一些,类似于这些细节的改动。而正是这些改动,使得影片的逻辑就很流畅。
肖央在《人潮汹涌》中的表现,也是恰如其分。
从外形上讲,肖央的外形,更类似日韩版本的杀手大叔。穿上西装是成功人士,脱下西装就是个现实中的loser。
不过因为刘德华的年龄,还是跟肖央这样年龄的人,搭戏比较合适,而不是日韩版本中的小鲜肉。
同时,肖央的气质中,天然带着一点猥琐和懦弱,正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伪杀手的感觉。
这样的话,刘德华,万茜和肖央的组合,在整体上,相比日韩版本,年龄上升了一个层次,角色就比较搭配。同时,故事就显得合理。
当然,在最后的一段,肖央伪装变态杀手的戏份,也证明了这几年的肖央,能成功跻身于一线演员的演技,不是白给的。
影片的亮点,却是*小蕾饰演的女黑老大的角色。
在韩版中,这个角色基本没啥表现的。只是个类似于路人甲的角色。
《人潮汹涌》中,*小蕾的戏份,在后半段出现得并不少。而且,一口四川话的*小蕾,很好地完成了整部影片的笑点。
因为刘德华戏份,并没有一丝的笑点。而日韩版本中,围绕着杀手大叔的笑点却是最多的。但在《人潮汹涌》中,肖央的一些笑料和包袱,都是和*小蕾配合完成的。其他的笑点,包括和马仔的笑点,也都是*小蕾负责完成。
一口四川话,留个男性背头,痛诉前夫时,声泪俱下,跟马仔对话时,嚣张跋扈,刀捅刘德华时,声嘶力竭。*小蕾的表演,是整部电影中,最多元的。
以前在电影和电视剧中,经常用嗲嗲的腔调打酱油的*小蕾,在《人潮汹涌》中,却几乎替代了万茜的女一角色。这的确是《人潮汹涌》这部电影中,额外的惊喜。
年轻时的刘德华,也曾经烂片无数,也跟周星驰一起演过喜剧。但已经人过花甲的刘德华,却越来越有型,的确不适合再演类似于《*侠》这样的电影了。
幸亏《人潮汹涌》中的刘德华,虽然在和万茜对戏的一段哭戏中,哭得有点假,其他地方的表现,都是中规中矩,没有问题。
反倒是在他自己的大制作《拆弹专家2》中,刘德华的偶像气质和巨星气场太强了,动不动就大吼大叫,颇有用力过猛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