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只有吃得饱了、吃得好了,人们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和谐生活。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老百姓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最初的渴望温饱到现在不仅吃得好、吃得精还要吃得环保、吃得健康。
烹饪变得越来越简单
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福鼎籍注册中国烹饪大师刘元建感触颇深。由于小时候家中长辈手工制作、经营糕点小吃业,受他们的影响,年20岁的刘元建只身前往福州学习厨艺。“以前的厨艺知识很有限,我在从艺的前7个年头非常热衷于果蔬雕刻,但是想学却无从学起,于是我就省吃俭用买了一台相机在桥梁上、去寺庙里拍摄各种浮雕,回家后对着照片细细研究才最终学有所成。现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学习厨艺的方式变得越来越简单、便捷,上网看文章视频自学已经成为时下学习厨艺的主要渠道之一,像我们当时那样闭门造车已经不多见了。”刘元建说。
除了学习厨艺的便利,工厂标准化生产也为烹饪带来了诸多便利。相较于早年的纯手工,现在可以通过微电脑控制机械设备加工食材,借用现代科技提高工作效率,快速生产出标准化、批量化的食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刘元建说:“现在随着信息及物流的畅通,很多食材及半成品在短短一两天内即可得到,品尝各地美味佳肴变得更加简单快速。”
种类丰富的蔬菜食品张海洲摄
饮食变得多样化
除了在自家做菜变得简单,我市餐饮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街上基本没有餐馆,也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逐渐有了个体经营的小饭店,五六张小餐桌,就餐环境基本谈不上雅致,但有些餐馆的菜倒是做得很有特色,这也是个体饭店能经营下去的手段。一些珍贵的食材如海参、鲍鱼、龙虾等不再罕见,美国快餐、意大利披萨、日本料理、韩式烧烤等也鱼贯而入,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各种风味的餐厅随处可见。“从事餐饮二十多年,印象比较深的是以前客人来餐馆酒店吃饭都是厨师做什么客人就吃什么。但现在已经变了,客人想吃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已成为酒店经营者和厨师长期研究的一门课题,人们对饮食已经有了自己的要求。”刘元建说。
而随着网购和外卖平台的发展,人们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吃遍全城甚至买遍全世界。以前人们总奢望“吃顿好的”,现如今一切都变得轻而易举。
肉质食品供应充足张海洲摄
健康有特色成了新追求
到了21世纪,饮食丰富多样导致了大量肥胖、疾病的产生,人们开始寻求健康饮食,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以前因粮食不够而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降糖、减肥的健康食品。
曾经福鼎宴席餐桌上常有野生田鸡、甲鱼、淡水鳗等营养丰富价格昂贵的菜肴,这些年为满足人们寻求健康的饮食习惯,餐桌上食物的量也渐渐变少了,原生态粗粮谷物、无污染的水果蔬菜、非转基因的食品已经成为人们追捧的健康美味。“人们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