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澳洲,照例还是搭乘五星航司新加坡航空。新加坡航空对澳大利亚市场早已深耕多年,悉尼毋庸置疑地是新航的旗舰航点,当年A的商业首航和配备全新客舱产品的A也都率先投放至此。目前新航每日5班直飞悉尼:上午3班77W,晚上2班A。
航班号码:SQ+SQ
飞行路线:HKG-SIN-SYD(香港-新加坡-悉尼)
执飞机型:A777-ER
除了墨尔本,新航的航线网络里似乎也找不到其他有如此直飞频次的洲际航点。为了体验一次白天的“婆媳线”,本人故意设计了在坡县一夜中转的折腾行程SQ+SQ,但在SQ悉心照顾和疯狂投食下,这趟行程依旧回忆满满~
遇上新航的A,SQ在“港婆线”上执飞的机型也是很齐全,希望早日能把上午和中午的换掉。
去了美联航和泰美丽的休息室,最后一站来到新航自家毫无风景的自闭室,没有窗户没有风景也实在是压抑。但好在食物出品不错。
休息室内的几张私密座椅远看仿佛是头等的厢房,坐着也是十分舒服,要是能平躺就更好了。
左上角的布丁好吃并且吃了五碗…
菜色倒不少,或者说几乎每道都爱吃
新航的标志查了半天也没查到是个啥鸟,就取名星洲幺鸡好了。
A新商务舱的座椅依旧是新航“御用”多年的JPADesign设计,由日本JAMCO制造。座椅使用碳纤维复合模塑而不是金属框架作主要的支撑结构,减重的同时也使座椅更具灵活性。
这款座椅虽然没有之前的真皮大沙发那么令人震撼,座椅宽度缩小的同时却提升了舒适度。但个人觉得,新舱产品的配色有些沉暗,加之沿袭了上一代暗紫色的座椅,再配上粉紫的灯光使客舱骚气暗涌…总感觉这样的组合和氛围并不太适合新航。
但不可否认,这一款客舱产品在设计上非常前卫大胆,未来元素非常吸睛。用设计者的话来说:“美感从结构本身发展而来,创新的单体底座,加上提供隐私飘逸在乘客周围的表面层,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外观。它灵感来源于花园城市新加坡本身,高科技和自然的融合造就了对人们互动更敏感的生物启发结构。”
96排特别迷的一点就是电视高度出奇的高,看个电视都得仰头…
放眼望去。在二层似乎真的会高一些
下午时段基本上HKG的A该来的也都来了
这个角度发现A的翅膀还挺纤细
本来想吃个食全味美套餐,后来CC提醒说已经备了海鲜餐。
对新舱这闷骚夜店紫的灯光表示很迷,不知道的以为是W和SQ联名的产品…
CC过来说要不要换一个座位看电视,隔壁的座位电视低一点而且脚步空间更大。我于是穿上鞋换到了隔壁没人的大通铺,这腿部空间实在令人感动!后来CC竟还把我原来位置上的拖鞋也拿了过来,怪不好意思的。
因为前面是机舱出口通道,所以这一排座椅也被设置成了小舱第一排的大通铺,腿部空间十分宽敞,整个半包围的包厢也几乎是完整的长方形,颇有头等舱的格局。
前菜:香渍干贝搭配茴香香橙沙拉及柠檬罗勒油醋
新鲜带子陪蔬果吃起来十分开胃爽口
招牌蒜蓉包也是一定要吃的~选了蒜蓉后被安利说后面那个巧克力面包值得尝尝,尝过发现真的好吃,甜度十分适宜。(本人并不太爱吃甜食零食这些)
主菜:袋子鲜虾佐奶油意面配西兰花南瓜(但感觉……跟之前经济舱的海鲜餐如出一辙,但配了带子和换了更大的虾)
这主菜也是十分的粗犷和实诚,这大虾足足十多只,带子也好几个,就是味道有点淡。
这肥嫩多只的大虾一只一只嚼起来也是真的满足前菜是海鲜,主菜还是海鲜……真是迷。
这道甜品倒是不错,两种味道合在一起,吃起来有沙沙的口感,但我觉得比不上雪糕来的舒爽。于是吃完问有木有雪糕,有就来一个~
CC走来说上面没有,但现在去楼下看一看稍等噢。之后回来拿了个装了三种口味哈根达斯的篮子。我表示又有点震惊,于是乎先挑了个香蕉的。
正在解冻的时候忽觉虎驱几震,我一想这电影咋还能有4D的效果?后来意识到是颠簸。说时迟那时快,把三个玻璃杯全拿到面前。后来发现这颠簸激烈且持久,颠得杯子都快要掉了于是赶紧用手按住,但还是洒了一桌的水。
看着这走廊,就差外放“给我一个粉红滴回忆”
天色渐暗
这个高清的手柄打起游戏也是神助攻
新加坡转机落地;晚上7点半太阳也已下山
新加坡樟宜机场Jewel梦幻的出入口
逛完Jewel就去市区和朋友吃夜宵,我都不敢想今天吃了多少东西…
洗个澡
浴室一般…然后水还不是很热
配品摆的也是够廉价的…
作为新航大本营的旗舰休息室,能整成这样也是有点服气的…在被诟病多年后,今年新加坡本站的几个休息室也开始了焕新重装,不知道最后会咋样~
过安检登机
两架77W:左飞上海右飞悉尼
验明正身
今日座位,眼罩包和拖鞋也已摆好。但洗漱包什么的,在SQ是不存在的。
但坐下来依旧是熟悉的新航大沙发,十分宽敞。座椅产品跟配备在A上的是同款,但可以明显看出77W上岁月留下的痕迹。
咖啡色和灰色的座舱主色调显得低调但沉稳,符合新航不同于中东三壕的雍容大气。
选到了头等后共三排商务的小舱,但感觉座椅间的间距似乎更局促了一些。
还是喜欢拿橙汁当w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