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鱼”
露天鱼塘在阳光映射下,波光粼粼,鱼塘内鱼儿不时跃出水面。近日,记者在十四团金杨镇五连的阿拉尔市陇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看到,个大体肥的罗非鱼正在畅快地游来游去。
近年来,师市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南疆盐碱水域,构建新疆特色的盐碱水湖塘养殖生态新模式,不断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年,师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利用兵团资金,在十四团五连探索碱水养殖罗非鱼,并成立了阿拉尔市陇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5月份订了两万五千尾鱼苗,到现在为止,罗非鱼回塘非常成功。”阿拉尔市陇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任凯介绍,这两万五千尾鱼苗将于10月1日左右上市,按照每公斤30元左右的市场价格,预计今年销售额达75万元。
彭任凯开心地说:“10月份以后,我们打算分批再进一些鱼苗。希望可以带动十四团附近的职工群众一起养殖罗非鱼,一起增收致富。”
富甲“添”“虾”
近年来,师市不断创新发展路径,积极鼓励广大职工群众在创新创业中发挥聪明才智,拓宽职工群众致富门路。
顺着十三团一连一条弯曲的小路一直往前走,便来到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河边。一边是滚滚的塔里木河,一边是清澈见底的虾池,中间一道拦河堤坝将二者隔开,这就是该团职工马春花的10亩小龙虾养殖池。自年开始养殖小龙虾,如今马春花的小龙虾已初具规模,而今年更是实现了大丰收。
十三团一连职工马春花说:“今年我们的产量在30吨左右,产值可以达到近万元。”
小龙虾养殖成功后,马春花满怀信心的想在全团推广,带动周边职工群众一起养殖,扩大养殖规模,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径。
“下一步打算结合我们十三团塔河金湾的一个旅游项目,打造旅游景区,有垂钓区、观赏区等供游客参观游玩,还可以做一些亲子活动,让游客来这里玩水、摸螺丝、抓龙虾等,想通过特色养殖带动当地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马春花说,随着小龙虾产业的发展壮大,合作社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吸纳更多的职工群众加入合作社,带领大家共同走上富裕的道路。
牛气冲天
走进八团法布瑞卡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头头比利时蓝牛正在悠闲自得的吃着草料,技术员刘海波告诉记者:“比利时蓝牛吃得少,长得快,养殖成本低。”
年,师市通过招商引资落户一家比利时牧业公司,该公司通过胚胎移植从澳大利亚引进多头怀有比利时蓝牛的母牛,年底产下父代犊牛50多头。在八团育肥15个月后,通过人工受精孕育产下新疆首批纯种比利时蓝牛品种。
据了解,比利时蓝牛产肉性能高、胴体瘦肉率高的特性与新疆本地牛杂交后,不仅能改良本地牛的品种,还能提高育肥肉牛的出肉率,提升经济价值。刘海波说:“目前我们有蓝牛36头,黑牛多头,收入主要靠生产冻精和出售一些小黑公牛。”
刘海波告诉记者,下一步将不断扩大蓝牛品种,争取早日在阿拉尔本地销售。近年来师市不断扩大特色养殖规模特色养殖品种繁多形成了农牧结合养殖、家禽混养立体养殖等特色养殖模式有力推动了特色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师市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强劲活力文图:汪潇*月天唐任颖(实习)张健王诚郭长征编辑:万婷审核:钱素玲
终审:冯斌监审:杜新民
主办:第一师阿拉尔市融媒体中心
◆丰丰丰丰丰收啦!
◆微视频丨五彩秋韵,丰收阿拉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