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澳洲是个海鲜大国
极品澳龙、皇帝蟹、大鲍鱼
各种生猛海鲜
简直就是海鲜爱好者的天堂
和许多人一样
小编是个不折不扣的海鲜狂魔
尤其喜欢新鲜的生鱼片
那种原汁原味、细腻润滑的口感
简直欲罢不能
肉厚、肥美、爽甜说的就是他了
澳洲许多餐厅会用kingfish石首鱼
来制作生鱼片
不需要处理就是一道美味!
但是小编看到一则震惊的新闻
一名来自西澳RottnstIsland岛的渔夫
钓上来的石首鱼里面
竟然有8条蠕动的寄生虫
......
为避免引起不适感
有需要者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
事情是这样的
这名渔夫本来如往常一样
在罗特尼斯岛(RottnstIsland)打渔
这里海域水深清澈
鱼种类繁多
经常能钓到大鱼
他钓上来一只*尾石首鱼
YllowtailKingfish
本来高高兴兴的想处理这条鱼的时候
突然感觉不太对
切开以后竟然
发现一团很奇怪的东西
...
小心图片引起不适
他用签子挑起来一看
竟然还在动
一共有8条细长蠕动的粉色虫子!
极其恶心惊悚......
然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发现鱼里有寄生虫了
他把这一幕录下来发到脸书钓鱼交流群里
告诉大家西部的鱼里经常发现寄生虫
大家吃的时候一点要小心
煮熟以后再吃
默多克大学(murdochunivrsity)的
鱼类健康小组成员
AlanLymbry告诉大家
这些都是蛔虫和线虫
如果鱼完全被煮熟
那没有问题
如果将鱼生吃或者没有煮熟的话
这些虫子会转移到人的体内
万一这些鱼被用来做生鱼片、腌渍鱼的话
将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90年代的日本
就曾经爆发过多例异尖线虫病
就是因为饭店只追求鱼肉的新鲜
并没有按规定冷冻处理
专家建议生鲜鱼要用-20C的温度
冰冻至少7天以上
真实案例有这样一名17岁的澳洲女生
就因为吃了淡水鱼
被寄生虫寄到体内6年之久
十分痛苦
没想到因为贪吃
感染上了颚口线虫病
她每天都感到像烧伤一样
浑身疼痛
“那个像蠕虫一样的东西有牙,
在身体里四处游走咬坏肌肉组织”
超市里的生鲜也要小心不仅是自己钓上来的生鱼有寄生虫
超市里卖的一样逃不过!
一名美国女士在Costco买的鳕鱼里面
有一条非常大的虫子
她气冲冲的去退款的时候
发现自己不是个例!
她把视频录下来发到Facbook上
许多人回复表示
自己也买到过带虫子的鱼
??
“去年,我在Maryland的Costco买的鱼中也发现了蠕虫,有趣的是很多顾客都说他们在Costco鱼里发现了蠕虫,但是大家都说这是鱼的错。”
“我在加州也有同样经历!我去退货的时候退货人员跟我说,她在这里工作了3个月了,鲜鱼里有虫子的问题很常见,她以后再也不想吃鱼了!”
在youtub上随手打出该超市的名字和
fishworm等字眼
就能看到各种视频...
澳洲的虾也难逃厄运
就在今年7月
昆士兰东南部超市出售的鲜虾里
三分之一的虾都被感染了白斑病*
这种白斑病*
Whitspotdisas
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病
常在甲壳类动物身上肆意传播
致死率极高
而这种大规模海鲜感染
在澳洲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早在年
就有过一模一样的大规模虾感染
海鲜其实要比我们想象中的脏许多!
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观念:
“市面上卖的海鲜就一定干净、没有寄生虫”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大名鼎鼎的悉尼鱼市也被曝出过各种黑幕
FishMarkt黑幕没有来过悉尼的人都知道
FishMarkt是一个著名景点
这里干净、新鲜
是必须打卡的海鲜圣地
然而这里面有许多
不为人知的操作
一名在鱼市打工的中国留学生
在网上发帖爆料
掀起了舆论风暴!
1.海鲜腐烂、发臭还在卖
FishMarkt的工作人员
从来不会吃自己家的食物
因为他们知道店家会把坏掉的海鲜
重新翻炒、炸烤
再次卖给消费者
而且油也是反复使用到发黑的油
“尤其是那个鱿鱼,打开那个保鲜箱,绿色的臭水都流出来!”不敢想象这里面有多少寄生虫......
为什么海鲜会烂掉呢?
因为根本不是澳洲产的海鲜!
2.悉尼鱼市的海鲜都是亚洲进口
爆料者还说
除了三文鱼、生蚝、龙虾,
其余根本不是澳洲本地生产的
装有海鲜的泡沫箱子上
明显的标有“productofthailand"泰国生产
"productofMalaysia"马来西亚生产
"productofIndonsia"印尼生产
还有很多都是
“productofchina”中国生产
所以这些根本不是最新鲜的澳洲海鲜
商家把低价进口鱼类做防腐处理
还让顾客花高价钱购买
2.嘲笑中国人是傻瓜
当有中国游客来的时候
员工就会窃窃私语说到
“傻瓜来了”
“stupidpop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