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岳口镇南湖新村的澳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走进公司的龙虾繁育车间,一股热浪就迎面袭来!
这是由于澳洲淡水龙虾偏爱于在这种热乎乎的环境中栖息。“目前正在做育苗工作,车间温度一直保持在28℃。”老板王碧波捞出一只种虾向记者展示,只见它模样与普通小龙虾相似,但个头略大,身穿青色“盔甲”,一对大钳子上还有一道亮眼的橘红色,外观十分绚丽。
澳洲淡水龙虾,学名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近几年被国内引进试养并获得成功,主要集中在广州、海南等地。如今,它也成功在岳口安家。
服装老板“变身记”皮肤晒得黑黝黝的,以养殖基地简陋的板房为家的王碧波看上去跟服装老板这个身份一点都不沾边,他自己也笑言:“我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
实际上,当初不到20岁的他就在广州闯荡,开创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是一位服装老板。
为何放弃大城市的繁华而选择返乡创业?王碧波坦言,一是因为服装生意越来越难做,二是家乡虾稻产业风生水起,他有了转型现代农业的念头。“大家都在养小龙虾,我要搞点不一样的。”转型的王碧波不走寻常路,瞄准了澳洲淡水龙虾。“这种虾在湖北地区养殖的还不多,市场需求量大。”于是在年,他毅然和表哥到海南学习养殖技术。“想要在农业领域有所作为,自己首先要成为专家。”这是王碧波一直坚信的一点。年底,他回到天门创办天门市澳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龙虾繁育车间、改造鱼塘、购买种苗……事事亲力亲为,把一整套养殖流程摸得门清。
养殖难题“破解记”澳洲淡水龙虾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洁净的水环境,所以对养殖户技术要求较高。王碧波承包了亩共13个池塘。记者注意到,其中有四个池塘显得与众不同,塘中水草更丰茂一些,上方还盖上了白色的塑料薄膜。
“这叫标粗塘,在车间孵化出来的小虾苗要先在这里进行过渡,待长到6-8厘米,再放入精养塘。”王碧波介绍道,虾苗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10多次蜕壳,而在蜕壳的时候几乎没有活动能力,很容易被天敌吃掉。水草种密一点,便于虾苗隐藏;澳洲淡水龙虾适合在15℃到30℃的水温中生存,盖大棚则可以为虾宝宝们营造一方稳定的温暖小气候。原本话不多的王碧波对澳洲淡水龙虾的脾气、性格如数家珍。饲料里也有大学问,为了养出高品质的淡水龙虾,王碧波投喂的都是定制好的“营养餐”,饲料以培育的天然水草和浮游生物为主,不添加抗生素,旨在为龙虾营造绿色生态的生长环境。养殖模式“探索记”
年5月,王碧波的第一批澳洲淡水龙虾正式下水养殖,总共投入40万尾虾苗,最终收获差不多公斤,批发价格在40元上下浮动。
“一般一只成年商品虾重量在3两左右,产量没有达到预期,而且错过了最佳的上市时间,价格也不算太好。”王碧波分析,第一年的尝试不算成功,但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的缘故。
谈到未来,王碧波依然看好澳洲淡水龙虾的市场前景。澳洲淡水龙虾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出肉率高,可食部分占体重的40%,价格比一般小龙虾要贵。“由于人工养殖量的稀少,导致澳洲淡水龙虾产品的稀缺性,在市场上根本不愁销,只要养得成,一亩纯收入最低元。”
不过王碧波自己也很清楚养殖澳洲淡水龙虾的局限性:“繁殖率低,一只母虾每次产卵仅-颗;前期投入大,自然育苗只有在热带地区才能实现,在湖北就只能用温室大棚。”
如何让澳洲淡水龙虾从安家落户到开枝散叶?,针对这个难题,王碧波想尝试“一季小龙虾+一季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模式,如果成功的话,产业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到时候就能带动普通农户养殖了。
来源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吴述明王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