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开始前,小编想纠正一个“伪概念”。中美 是真实的,但是“中澳 ”是最开始可能就是一个错误的表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始至终,都没有中国与澳大利亚 的形成,不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单方面制裁。所以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中国单方面制裁澳洲经济。而这一制裁,略带讽刺意味的看,买单的其实还是在海外的中国人及华人。
澳洲经济所遭受的真实重创,才刚刚开始第一季第一集。
近日,澳大利亚农业部发布了贸易警报,称澳洲农业受中澳关系恶化的冲击,以及早前干旱的持续影响,今年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将遭到重创。澳大利亚农业与水资源部下属的农业资源经济局,在12月6日发布的最新季度报告预测,年至年,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将下降7%至亿澳元(约合人民币亿元),也就是近5年来最低水平。该部门早在今年9月份曾预测,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牲畜出口减少和粮食库存重建等影响,预计年至年澳大利亚农业出口总值将下降10%,至亿澳元。其实这一报告结果也并不意外,因为早在中澳贸易开始出现摩擦时,便有分析指出:澳大利亚农业将首当其冲,成为受打击最大的产业。以澳洲农产品出口的主体之一的大麦为例,自今年5月中国宣布对澳洲的大麦征收共计80.5%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后,大麦对华出口已基本停止,大麦出口商也因此损失惨重。数据显示,澳洲有约70%的大麦出口到中国,年的中澳大麦贸易额也一度高达15亿澳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
不仅如此,在澳洲农产品正在失去中国市场时,美国农产品已经开始“捡漏”。普氏能源资讯亚太区农产品定价副总监安德烈·阿加皮日前表示,目前中国正从美国进口包括大麦、小麦、大豆、玉米在内的大量农产品,且在将来,中国“有可能购买更多产品”。澳洲蔬菜水果涨价至25%:
华人哭了,一年损失一部iPhone
可能之前很多人都认为这种大*策对老百姓的生活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其实是错误的。我们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上方的每一个经济*策,最终的结果都是由我们承担。只是大部分作为食物链底层,这种影响从上到下的传递需要时间。所以只是市场有一个反应期,而不是没有影响。传递需要的时间给大家造成了对我们没有影响的错觉而已。据消息,由于疫情导致的出行受限,加之持度假签证的劳动力大幅减少,澳洲今夏采摘果蔬的劳动力紧缺,预计水果和蔬菜的价格将上涨15%至25%。在澳所有华人都有体会,澳洲的蔬菜水果价格都是非常高的。对于华人来说澳洲各种牛肉羊肉龙虾海鲜完全都是闭眼入,这些在国人眼里的“高端食材”对于本地华人来说,就是日常随意入。而往往是华人每天大量消耗的蔬菜与水果,价格奇高。所以蔬菜与水果的涨价,对于澳洲华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其实90%以上的华人都是中国胃,相比饮食结构由肉类、碳水和高热量食品组成的澳洲本地人来说,华人对于蔬果类的需求更大。澳洲蔬菜水果类全线价格上涨至25%,生活成本是大幅度提高了,并且这种成本的上升并不是短期的。如果你每个月花费澳币在日常蔬果上,那么物价上涨后,每个月将要多花澳币,一年要多花0澳币在蔬菜水果上。分分钟贵出一部iPhone12的钱...小伙伴们仔细想想,是不是发现最近日常食品的折扣越来越少了?特价蔬菜也越来越少了?澳洲农产品凉凉后,红酒滞销大降价
在澳大利亚各种农业出口商品中,除了纤维产品长期依赖中国市场外,还有之前霸占中国酒市场多年的红酒。由于最近中国的反倾销措施,葡萄酒、大麦等产品出口也受到巨大影响。报告中认为,澳葡萄酒业预计将蒙受最大损失,酿酒葡萄的价格将下降28%。目前澳洲本地红酒的价格已经看到明显下滑。从短期看,红酒价格下降对于本地华人来说是好事,但从长期看,因失去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澳洲红酒的总产量将逐步减少,从而将价格重新推上去。IBISWorld高级行业分析师利亚姆·哈里森(LiamHarrison)表示中国对澳洲很多行业上都有重大影响力。哈里森称虽然本地商家已经收到了中国极可能增加关税的预警,但很多短期没法找到替代市场。而这一点,小编在之前写美国“脱钩”相关文章也发表了相同观点-中国能找到代替美国、澳大利亚的市场,但是这些国家却是不可能找到另一个能代替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市场。原文戳↓澳洲华人发声,叫板中国被骂上热搜后,澳洲损失亿!奔富彻底撤离中国市场,莫里森想联合新西兰共同起诉中国,新西兰回应亮了..再比如,中国是澳大利亚蜂蜜的重要市场,占澳大利亚蜂蜜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而如果中国停止进口澳大利亚蜂蜜,市场上类似的替代产品还有很多,不仅有许多本地的土蜂蜜,还有很多其他进口蜂蜜可以代替。平时有喝蜂蜜习惯的华人应该也已经注意到近期蜂蜜已经很久没有进行促销打折,很多蜂蜜也已经略微涨价。蔬果涨价,但却全员实现龙虾自由!
这古话说的真好啊,福兮祸之所伏,祸之福兮所依。这边蔬菜水果涨价涨去天花板,这边一向在天花板的龙虾,却掉价掉到路边都能捡了...因为澳洲的龙虾被中国按在地上摩擦,导致大量龙虾无法进入通关进入中国,那么只能出口转内销,于是...龙虾的价格比生姜都便宜了...
这可是平时动辄就过百澳元一只的澳龙,最近却降至88刀两只,南澳龙虾只要45澳元/只,啊这...
BEFORE↓
AFTER↓
西澳的龙虾,更是白捡的价格...
以前的澳洲红龙,是凡尔赛文学者的心头爱,如今,它再次刷屏朋友圈时,已经全是拼团接龙薅羊毛了...好家伙,小编直呼好家伙...老铁们,今天你实现龙虾自由了吗?(实现了请点在看,没实现请留言)澳洲电视剧惊现神预言
“保护我们和中国的贸易航线,不被中国威胁......”一部3年前澳大利亚电视剧《乌托邦》中的“名场面”,被网友扒出来结合当下时局看,简直细思极恐。这句经典台词讽刺了澳大利亚如今的窘境。而造成当下这个尴尬局面的正是澳洲总理莫里森,他对中国忽冷忽热的两幅面孔,简直让我想问一句:有事吗?莫里森起初在病*起源论、华为5G基建等议题上,跳出来支持已经败选的特朗普;上周,一幅讽刺澳*暴行的漫画,让他气急败坏,再次让双方缓和的关系降至冰点。但是,一涉及贸易问题,他的态度又突然软下来,开始夸赞中国扶贫计划,公开称想和中国“和谐共处”。请问这是什么迷惑行为???巴伦财尚小编看法好家伙,莫里森是变脸大师吗?其实小编觉得他不是“变脸大师”,就是冲动型爆炸人格。怎么说呢?财*部长出身的他在贸易问题面前,内心是有数的,所以在面对经济制裁时,他会立刻服软,向中国示好。但是作为总理,他又觉得“心有不甘”,于是一下控制不好情绪,就会开始口无遮拦说些极端作死的话,事后理智回家,又再次示好,循环往复...所以说治理一个国家,双商都要在线,要做好情绪管理。国际市场不是你家,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的,每一句话都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这跟普通人吵架可不一样,不是你想收回,或者反复示好就行的。到底苦的是老百姓,是每一个被打击产业里的打工人,是海外华人,更是莫里森自己的公民。这边建议莫里森上一下情绪管理相关课程,愿我们都成为情绪的主人,不要随意发疯哦。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