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围虾,严格来说,并不是虾的学名!
不得不说,聪明的的渔民总能用贴切的称呼来形容他们的食物!
“基围”指广东近海的田地,为防御水患,在周围修筑堤围。
这类虾有个特点,就是喜欢生活浅海区,并且在盐分较低的泥沙里,平时总是将身体潜伏在海床里,唯独留出眼睛和脑袋呼吸,像侦察兵一样,一边等候经过的食物来自投罗网,一边观察身边的动静。
待到涨潮时,就会转移阵地,爬到那些平缓的堤围里,也常常在那里产卵,被渔民们发现!
本想猎食的虾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特性被渔民发现了,聪明的渔民在内湾拉上渔网,或者修筑石基来等着虾儿们自投罗网。
并且发明了“围基养殖”。华丽丽的上演了一出“螳螂捕蝉*雀在后”!所以老一辈的渔民用基围所捕的虾也叫基围虾。
简单的说,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一种海虾。基围虾,严格来说不是虾名,是一种虾的捕捞方式,用网围起来捕获的。因此算是海鲜,但毕竟还是养殖的,跟野生的海虾还是有区别,包括营养价值和口感差别很大。
虾的种类千千万,单是可以入口的食用虾就有几十种之多,对于资深海鲜吃货来说,想要区分这些虾类的不同,也绝非易事。海捕大虾、基围虾、南美白虾怎么区别?竹节虾、九节虾、虎虾怎么辨别?
对虾学名:中国明对虾
俗称: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明虾,青虾,*虾,海捕大虾等
对虾全身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1对。有5对步足,前3对呈钳状,后2对呈爪状。头胸甲前缘中央突出形成额角。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
对虾个头真的非常的大,尤其是雌虾,有的能长到二三十厘米,半斤多沉,雄虾个头一般十几公分,大的也能有一两多沉,当然价格也是越大越贵。对虾对养殖水体、底砂要求都比较高,再者就是养殖密度,如果密度过高,对虾甚至会自相残杀,相对于其他虾来说,对虾的养殖成本也是比较高的,这也是它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毛虾学名:中国毛虾
毛虾是啥啊?肯定有人这样问。市场上很少见到的毛虾,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吃过虾皮吧?吃过虾酱吧?那就是毛虾做的。
毛虾的体型非常小,最大不过3厘米,不过产量很高,大部分都用来晾晒虾皮,或腌制成虾酱,是我们经常食用也经常忽视的一种虾类。
基围虾学名:刀额新对虾俗称:花虾、爪虾、基围虾(正宗)
以上这些学名和俗称虽然让我们一头雾水,但“基围虾”的名号在江湖上可是响当当的!“基围”是广东一带用来防御海水侵袭的一种堤坝系统,在基围中养殖的虾就统称为基围虾。因为现在广东一带养殖刀额新对虾比较多,所以现在我们常说的正宗基围虾,一般就是指刀额新对虾。
刀额新对虾生命力很旺盛,从虾池捞到市场售卖的时候基本都不会死,卖相比较好。
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
俗称:白虾,青虾,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的学名是凡纳滨对虾,俗名有白虾、青虾(注意,和对虾的俗名冲突)、白对虾,北方部分地区也叫它基围虾(注意,和刀额新对虾的俗名冲突,多见于华北地区)。它在外观上和中国明对虾差别非常小,想要准确区分二者非常困难,细微的差别是在额剑和虾须的长短上。在价格上,南美白对虾可能只有中国明对虾的几分之一,也可以由此作一定区分。
竹节虾学名:日本对虾
俗称:车虾,花虾,斑节虾,花尾虾,基围虾(有些市场上怎么什么都叫基围虾,也是醉了)
竹节虾因为身上有一节一节的花纹而得名,它真正的名字是日本对虾,在日本又叫车虾,在咱们国内又叫花虾、斑节虾、花尾虾、基围虾(和刀额新对虾、南美白对虾俗名冲突,多见于华东地区)。这种虾并不是只有日本才产,相反,它分布极为广泛,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都有发现。
罗氏虾学名:罗氏沼虾
俗称:泰国虾,淡水长臂大虾、泰国长臂大虾,马来西亚大虾,金钱虾
罗氏虾是一种淡水虾,但它的虾苗必须要在半咸水区成长(半海水区域,比如淡水河流的入海口)。繁殖季雌虾会带着虾卵一起到半咸水区,虾卵孵化后,虾苗以浮游动物的形态在此成长,经过几次变态后变成成体虾,然后自行返回淡水中生活。
罗氏虾还是很好辨认的,那俩大长胳膊比虾身子还要长很多,无愧长臂大侠(虾)的美誉。因为长臂加持,虾的体型就显得大了很多,据说曾经发现过一直体长超过一米的罗氏虾。普通市面上见到的应该没有那么大,身子长二十多厘米的比较正常(不算长臂),属于比较大的淡水虾。
河虾学名:日本沼虾
俗称:青虾、江虾,湖虾、沼虾
河虾有很多种,咱们国内最常见的是日本沼虾,因为外壳发青灰色所以又被叫做青虾(和对虾的俗名冲突),因为生活在江河湖中又被称为河虾、江虾、湖虾。和罗氏虾一样,它也属于长臂虾科,也是一枚长臂大侠,不过胳膊没有罗氏虾长的那么夸张罢了,体型也比罗氏虾要小一些。
这种虾因为齐白石的画而闻名于世,可见白石老人也是好这一口的。河虾在国内各大淡水水系里都有分布,尤其以太湖、巢湖、鄱阳湖和微山湖的质量最好。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
俗称:麻辣小龙虾,麻小
小龙虾和真正的龙虾关系不大,长得其实也不像(与波士顿龙虾等螯虾是近亲)。除了体型上一个大一个小之外,小龙虾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有两只虾钳。
小龙虾还特别容易和另外一种淡水鳌虾混淆,那就是蝲蛄。区分小龙虾和蝲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体色,小龙虾活着的时候就是铁锈红色,而蝲蛄活着的时候是黑灰色的。小龙虾的大螯细长,蝲蛄的大螯短粗。
美洲龙虾学名:美洲螯龙虾
俗称:波士顿龙虾,美洲龙虾,加拿大龙虾
顶着龙虾的名头,但其实并不是龙虾,而是一种海里的螯虾,是小龙虾在海洋中的大个头亲戚。不过它个头可不比真正的龙虾小,甚至还更大,现在被人类捕捞到的一只最大的波士顿龙虾足足有1米长,20多公斤!!!而且生命周期很长,经常能捕到四五十年的老虾,推测有的甚至能活过百岁。
螯龙虾和龙虾最大的区别就是虾螯(大钳子),波士顿龙虾的虾螯又大又厚,真正的龙虾则是没有虾螯的,比如澳洲岩龙虾。
皮皮虾学名:口虾蛄
俗称:螳螂虾,虾姑,虾婆,虾公,虾虎,虾爬,虾爬子,虾耙子,爬爬虾,撒尿虾,濑尿虾,拉尿虾,虾狗弹、弹虾,富贵虾,琵琶虾,皮带虾,虾公驼子,虾皮弹虫、蚕虾、虾不才、水蝎子,官帽虾(省略一万字)......
皮皮虾其实不是虾,它甚至都不属于真虾总目,而是口足目的成员,不过这不妨碍它独自霸占这么多“虾名”。
皮皮虾有这么多俗名,从侧面就能反映出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吃它。鲜活皮皮虾直接水煮或者上屉蒸是最好的吃法,原汁原味又鲜美十足啊,尤其是母虾,虾身子里从头到尾都是一排排紫色虾卵,简直好吃到爆!
海鳌虾海鳌虾是最近中国餐桌上一等一的网红,虽说近几年大家都在说“消费降级”,但有数据表明我国自10年来,海鳌虾的进口率不降反升,国民喜爱度逼近波龙。它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呢?
在世界各个海域都有海鳌虾的踪影,他们通常栖息在从海岸到大陆棚边缘的石质、沙质或泥质的海床。活着的小鱼,贝壳类以及海草都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
用简单的烹饪手法就能表现出鳌虾层层叠叠的鲜美口感。从烹饪到摆盘,海鳌虾都能让自己成为一项艺术,这也难怪它能成为饮食界新网红了。
在中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海鳌虾有2种,知名代表分别是挪威海鳌虾和新西兰深海鳌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