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游客和消费者“挑剔”,那也得直面疑问,耐心做好解释服务,这才是“做买卖”的好心态。
近日,游客张先生反映三亚某餐厅售卖的海胆蒸蛋没有海胆、龙虾被调包及价格过高等问题,引发人们热议。4月11日,三亚市相关部门官方通报初步调查结果,称暂未发现该商家上述欺诈行为,并就此事正做进一步深入调查。4月12日,海南省省长冯飞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就此事主动表态,表示将继续深入调查,依法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张先生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图片
在相关方面深入调查的结论出来前,该事件又曝出了一些新信息。涉事餐厅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三亚市政府调查给出报告之后会在网上发声,并有底气保证他们在整个服务、食品生产加工以及对客户问题处理的过程中都没有瑕疵,“最终结果出来会有反转”,“我们有95%的可能会对他(张先生)进行起诉”。
其实,最初三亚市相关部门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其实就否认了涉事店家有欺诈行为。也就是说,至少在官方层面,该事件一直都没有确认“海胆蒸蛋没有海胆、龙虾被调包及价格过高等问题”的真实存在。所以,如果涉事店家确实被冤枉了,用“反转”一说也不恰当。
但正如涉事消费者和不少网友的反应一样,此前的初步调查结论的确还需要进一步释疑。比如,既然强调“产品销售加工过程公开透明(均有录像佐证)”,完全可以同步公开相应的录像证据;此外,“按规定,大龙虾超1.5斤属于稀缺产品,由经营者根据成本自主定价”,这一规定本身是否有不合理之处;而消费者称“(店家)之前说澳洲龙虾块钱一斤,最后买单的时候又变成块钱一斤”,这一说法与通报中强调的“该饭店所销售海鲜品明码标价”似乎也存在一定的出入,双方的信息究竟在哪个环节合不上?
还有一个细节是,店方减免了海胆蒸蛋的费用,涉事消费者称,“之后餐厅经理电话联系提出可以免单”。如果该说法属实,至少可以看出店家的“示弱”心态。而在省长表态后,店方则强调“有底气保证他们在整个服务、食品生产加工以及对客户问题处理的过程中都没有瑕疵”。两种态度的转变背后,究竟是什么?
正如海南省省长所指出的,此事确实需要“继续深入调查”,并且无论最终结论如何,相关方面都应该拿出有力的证据。省长对此事的表态,意在助推深入调查,进一步解答此前初步调查所留下的疑问,并在厘清各方责任的基础上依法处置,而并没有预设什么结果。此事的真相只有一个,对于当地相关部门来说,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以事实为依据,让公众更清晰地看到这个真相。
对于当前正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海南来说,只有公正处理每一起个案,对违规现象“零容忍”,才能日拱一卒式地构建健康的消费环境。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商家还是监管部门,既要避免“虱多不咬”的消极心态,也要剔除“玻璃心”,哪怕是游客和消费者“挑剔”,那也得直面疑问,耐心做好解释服务,这才是“做买卖”的好心态。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朱昌俊
编辑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