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红城市百强榜出炉,长沙名列全国八强,中部第一。
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娱乐之都”,长沙跻身网红城市榜单并不意外。
长沙有在行业内独树一帜的“广电湘军”,有湖南广电加持,随便拉出一档电视节目,便是流量的担当;
长沙人有娱乐精神,在“网红”一词还未出现的时候,长沙就已经有了“烧饼帅哥”“切糕王子”借着网络走红的名人。
随着网红经济的发展,长沙也并不落伍。
从主打怀旧情怀的文和友龙虾馆,到长沙独有的茶颜悦色,再到长沙第一高楼IFS,在全国知名的网红榜单中,长沙从未缺席。
从历史到现在,长沙都具有成为网红城市的实力。
而在眼球经济的今天,网红已经从一种文化现象变成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新思路。
但是这样的商业思路,并不是数字大小的PK,更应该是发展模式与转型升级之间的较量。
网红城市,不仅仅是在网上红的城市,让暴增的流量转化为长久的红利,让线上流量转化为城市竞争力,最终吸引人流涌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才是网红城市的最终目的。
长沙网红经济是昙花一现,还是“钱景”无限?长沙网红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文约字,阅读需7分钟
一、长沙的网红IP带来了什么?
去年十一长假,长沙文和友一天取号超过桌的消息频频登上热搜,成为长沙“当仁不让”的网红打卡地。来长沙去文和友成为外地游客到长沙的必游项目。
而文和友红遍网络,仅仅是因为龙虾好吃吗?答案是否定的。
复古风格的文和友龙虾馆。(图片来源网络)
鲜明的文旅融合发展才是文和友爆红的根本原因。文和友将复古和怀旧做到了极致,有网友评论:在文和友排队一小时,吃饭一小时,拍照俩小时。
文和友走出的文旅融合之路,成为一种值得推广和复制的长沙经验,越来越多长沙景点更加注重注入文化创新的因素吸引游客和流量,并成为拉动长沙旅游的强劲推动力。
去年以来,长沙将文旅融合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品质和品牌的抓手之一。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多次表示,要注重精明规划、精准建设、精细管理,以工匠精神提升城市宜居性,打造“长沙制造”“长沙文化”“长沙旅游”“长沙美食”品牌。
挖掘网红红利,打造文旅品牌,长沙毫无疑问是成功的,这一点可以从疫情之后长沙文旅较早复苏得到佐证。
“五一”期间,长沙共接待游客.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38亿元,达到去年同期水平的81.48%、80.19%;与清明节相比,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20%以上,成为全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今年端午假期,长沙市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5.97%;实现旅游收入23.39亿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4.38%。相比清明假期,全市游客接待人数增长2.6倍,旅游收入增长2倍。
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网红IP的冒出,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长沙“脚都”的名头。响亮的“不夜城”“新一线城市”名号,让年轻、时尚、活力成了长沙新的地缘魅力。
二、长沙的人才力量有多大?
近日,上海市崇明区近日公示了“年第一批特殊人才引进落户公示名单”,李佳琦以网红主播的身份成功“落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直播带货风口之下,像李佳琦这样的网红主播,会吸引上海递出“橄榄枝”并不奇怪,这背后展现的是城市的胸怀和眼界。
其实长沙也不缺乏海纳百川的气度。
年,长沙出台“人才新政22条”,提出未来五年,将投入百亿元资金,留住大学生、吸纳创新者、引进“海归派”、培养“土专家”,吸引储备万名青年人才在长沙就业创业。
对人才的优待,以及房价低洼等优势,年,长沙新增人口接近24万,领先全国。
网红经济,说到底是年轻人的经济。虽然目前长沙并没有对“网红主播”人才进行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长沙必将为所有有志于在互联网蓝海中干一番事业的年轻人提供最广阔的舞台。
目前,在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已呈现出人才、企业聚集效应。
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励志打造“中国V谷”,围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5G通讯与超高清、区块链等未来推动视频文创产业迭代升级的核心技术应用,推动视频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和试验平台的建设。
马栏山米超高层建筑概念效果图。(图片来源网络)
去年,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发布了《关于落实省市政府支持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发展系列政策的实施办法》,吸引一大批相关企业和人才入驻。
如今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已经累计引进企业家,吸引西瓜视频、字节跳动等“独角兽”纷至沓来。今年1至4月逆势上扬,园区预计实现企业营收.74亿元、增长24.1%。
长沙妙趣新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在马栏山成长起来的电商直播行业企业。成立四年来,已经成为阿里巴巴集团采购的核心供应商,以及淘宝直播的年框供应商。在拥有母婴、美食、宠物、珠宝等垂直直播矩阵后,启动了新的业务板块淘宝村播,单场直播最高引导销售多万元,直播的海外业务也正在布局扩展。
此外,长沙本身拥有雄厚的人才储备。岳麓书院大门上的楹联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长沙的湖大、中南、国防科大等的高校成为人才培育之地,为长沙的互联网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人才。
三、长沙的产业支撑有多强?
现在“网红城市”之争、流量之争,显然已经不是简单图得一时之快,而是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赛道。
从一个城市的流量,可以窥见一个城市的气质,一个城市当下的发力点,甚至城市的未来。一个网红城市要红得长久、守得住流量,必须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形成高质量的发展模式。
“网红长沙”之名靠什么支撑。答案就是产业。
在长沙获评网红城市百强的各项指数中,产业发展指数功不可没,文娱产业更是头等功臣。
长沙文化娱乐产业的繁荣,来自于千百年湖湘的沉淀。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无湘不成军”的盛誉,便有了文化、传媒、广告、娱乐等产业的遍地开花。
如今长沙文娱产业已经是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其文娱产业指数仅次于北广深,高于沪杭。
在国内长视频网站几乎都在亏损时,背靠湖南广电的芒果超媒净利润高达11.56亿,目前市值已经逼近1亿,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网红”顾名思义,即依靠互联网而红。没有互联网的支撑,“红”又从何谈起。
长沙恰好及时地抓住了机遇,从无到有,缔造了移动互联网这一现在看来都极具前瞻意义的新兴产业。
长沙将移动互联网发展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加速人工智能、信息终端、物联网的攻关突破,带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应用、软件应用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升量化融合发展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凭借长沙软件园、中电软件园、芯城科技园、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柳枝行动双创平台等一批优秀园区和双创平台形成协同发展效应,彼此之间依托互补;
随着不同类型互联网企业的生根发芽,技术软件、文化传媒等领域企业加速崛起发展,直播电商、社区电商成为网络消费增长新亮点。
长沙互联网生态也不断丰富完善,并逐渐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中部地区互联网发展的优势代表。
年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营收亿元,是年的15倍,同年长沙互联网发展指数为,在全国直辖市及省会城市排名第六,稳居中部第一。
可以毫不谦虚地说,长沙已成为全国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新高地,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之后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五城”。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获评“网红城市”对长沙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以续写高质量发展奇迹的追求,长沙正在重新定义“网红”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