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鸭子命运很悲惨,来到这世界的唯一使命,就是卤了给人啃?
记忆里,宜昌最热闹的地方是解放路一带,所以夜幕降临的时候,径直打车去了那里。可是,除了一些街边小摊,零星散落在街道的各个角落,我没有看见什么可以称之为美食的东西。倒是看见一个机票代理点,我想到去问问航班的情况。
还没开口问,先被一阵异香几乎薰倒—是我最喜欢的臭豆腐的味道,一看,柜台里值班小姐的碗里,红红绿绿一片,有香菜、辣椒、臭豆腐,还有烤好的一条小鱼,几块藕片以及韭菜、茄子若干我忍不住地使劲咽口水,于是先问这些东西哪里买的,再问航班情况据小姐的指点,我就来到了陶朱路了。
因为环境污染,因为城市形象,因为各种原因,现在在很多城市都找不到这样热闹集中的一条路,可以吃消夜了。可是,站在这个热闹非凡的路口,我一边思付着怎样把有限的胃投入到无限的美食里去,怎样利用这点空间吃到最多最好的东西以求得效益最大化,一边在心里为那些夜市被整治了的城市心疼:城市干净了,也环保了,可是广大人民群众损失了多少生活乐趣啊!
我决定通览一遍再决定吃什么。这些排档基本上相同的格局,散布在马路的两边,用塑料布搭了简易棚,里面是桌椅,外面是操作台和展示台,基本上,客人可以不看菜谱,照着展示台点就行了。除了青菜和些需要现杀的野生鲶鱼,大部分的食品都做成了半成品或者成品,像已经油炸过的小龙虾,摆放得如同抗洪救灾时河坝上的水泥,炖好的莲藕汤,每一家的必备之物,还有烧好的肥肠、牛肉,装在大缸子里,勾引你的食欲。往路口走,是几家烧烤摊和卖卤菜、小点心的地方,还有一个生意最火爆的粥棚子,有近50个种类的粥,以至于回来以后微染小恙肠胃不适的时候就想到那个棚子,就更加不想吃东西。
最后,我决定坐下来吃一个野生鲶鱼火锅,可能会浪费一点,但是,只有在宜昌才吃得到这么优秀的野生鲶鱼。这个时候,我格外怀念我重庆的那帮狐朋狗友,如果他们都在,热闹不说,我们可以把这条街上所有看得入眼的东西都品尝一下。我想起古人留下来的那么多漂泊之人怀念亲友的诗歌,大多数该是在孤独的饭桌子上想出来的吧?
一斤半鱼和豆腐,装了满满一砂锅,我要瓶本地啤酒自斟自饮,一边短信骚扰那些我思念的人。鱼和豆腐本来就是绝配,加之老板的确手艺非凡,那个味道不是南方的也不是北方的,有川鄂一带的辣,又有南方的鲜,还带着一种无门无派的自在鲜活。还没有分析出更多地道道,我差不多就把它吃完了,对了,意犹未尽,还加了一份大白菜煮在锅里。
由这个火锅的风格,我想到了宜昌这座城市的性格。很多宜昌人都会告诉你:“我不是宜昌人。”然后就会诉说他是怎样从东北、从上海、从广东、从山东以及祖国美好河山的任何一部分迁移到这里的:有的是工作调动,有的童年随父母迁移至此,有的是随所在单位内迁而来。不约而同地,每个人都说习惯这里的生活,喜欢这里的一切。所以,宜昌人和任何地方的人都不像,也都像。
在这条路出没的,都是宣昌的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人群,因为,年龄大的在家里吃,会嫌大排档不卫生,而那些成功人士觥筹交错当然不会是这样的场合。所以,这只是个年轻人呼朋唤友、大快朵颐的地方,这些年轻人和他们盘中那些鲜活的菜一样,使这条街弥漫了一股浓烈的生活气息,你吃着吃着就想感叹:生活是多么美好。
最后,我是含恨离开这条街的恨自己势单力薄,没有能力消灭更多的美食。当然,我也下了另外一个决心:明天晚上,还是来这里,就随便喝喝粥,吃点烧烤,啃点鸭脖子和卤的莲藕就行了。湖北的鸭子命运很悲惨,似乎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使命就是拿来卤了放在人们手上啃的,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