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果” 摇身变成“开心果”_水果蔬菜专题_产业经济
春节期间,上虞市区一家刚开张的青梅产品专卖店生意显得异常火爆,市民们到这家店里采购用青梅做的果酒、果汁、果醋、果茶和脆梅等,用来招待客人。
上虞市内的这家专卖店,不仅仅让市民享受到了青梅加工后的美味,更重要的是上虞市的6000多户梅农,再也不为青梅的价格下降担忧了。创办这家专卖店的吴丽*称,他将以保护价收购青梅,让梅农们得到更多实惠。
上虞市虞南山区一直有种植青梅的传统,全市共有青梅1.7万亩,总产量达3060吨。但青梅价格一直偏低,青梅也一度成了梅农的“伤心果”。四年前,从事建筑业的吴丽*在该市丰惠镇三溪爬山时,看见有村民正在砍伐种植多年的青梅树,那时正值梅花怒放,让他颇感可惜,细问才知是因为青梅价贱。他不相信青梅会一直贱下去,发誓要帮青梅“抬高身价”。
颇有一番钻研劲的吴丽*,认真探寻青梅跌成“伤心果”的缘由。“原来是青梅一直出口日本,实施配额后出口量大减,内地没有加工青梅的企业,才使青梅价格一落千丈。”随后,吴丽*又专程赴日本了解青梅市场,发现在日本,青梅是必备的餐饮食品,已开发成各种系列产品。
日本之行,让吴丽*茅塞顿开,他一方面与上虞梅农签订生产合作协议,并承包土地设立青梅基地,另一方面寻找研究院,开发青梅新产品。如今,他投资500多万元,已建成6700多亩青梅基地,联结2000多户农户,基地的“东青牌”青梅已获中国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他还与黑龙江农科院合作,在两年时间里已成功开发了青梅果酒、果汁、果茶、果醋、糖水脆梅五大系列18只产品。
“青梅果酒等系列产品,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效,在市民越来越讲究生活品质的今天,市场潜力不小。”吴丽*对产品一直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去年11月青梅系列产品上市后,连续在上虞、杭州等农展会上展销,共创下了9万多元的营业额,并获得了俄罗斯客商的订单和国内客户的订单,市内外不少酒店和超市也纷纷与他洽谈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