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龙虾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水稻田里养澳龙,这里走出乡村振兴新稻
TUhjnbcbe - 2024/10/31 14:40:00
扬子晚报网12月13日讯(通讯员刘牡丹记者陈咏)扬州市经开区施桥镇永顺村,扬州市最南沿,滚滚长江边,晚稻田正在收割,一派丰收繁忙景象。记者13日采访获悉,永顺南临长江,西靠京杭大运河,地理位置独特。该村大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依托当地良好的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优势,扩大种植规模、新增加工智能化设备、发展综合种养模式、探索多元化营销手段,以“水稻+”全产业链条加快现代农业转型融合。秀美田原透过一间间厂房,可见由烘干机、碾米机等各种机器组成的现代化全自动大米加工生产线,从倒入金灿灿的湿稻谷开始,经过除杂、去石、砻谷、精加工、冷却、震动分节、抛光等精细化流程,洁白饱满的大米自动“生成”,日产30吨。“现在我们除了种田,其他的事村里都帮我们解决了,一点都不操心。”村民说,村里买回自动化设备,节省了人工,保证了粮食安全,提高了生产效率。“轰隆隆……”伴随着抽水机的轰鸣声,稻虾养殖基地四周正在进行抽空、清淤、消毒、晒塘等工作,为明年投放澳洲淡水龙虾虾苗做准备。据介绍,相比固有种田模式,“稻虾共作”综合种养让一块田入账两份钱,龙虾售价为70元左右一斤,市场俏销。目前,永顺村“水稻+澳洲淡水龙虾”的推广面积已达到80多亩。“村民们最担心的还是大米销售,生产得好是前提,卖得出去才是硬道理。”永顺村书记周慧告诉记者,村里联系打通当地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和大米直营店进行线下销售,同时对接当地企业开办乡村食堂、设立大米展示馆,如今永顺大米展示馆也成了周边游客的“打卡地”。初冬永顺村记者了解到,永顺村是施桥镇乡村振兴的缩影。主题教育以来,施桥镇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对于已拆迁的村,鼓励围绕重大项目落户和基础设施提升,成立服务实体,承接物业管理、家政服务、企业后勤等业务,耿管营村和六圩社区分别承接了临江和李尔公司、灯塔公园、六圩农贸市场的物业管理,普照村承接了全镇的河道保洁,扬子村承接了产业工人公园的绿化养护,不仅解决了管护难题,还给老百姓带来了就业机会,拓展了增收渠道。记者采访获悉,该镇在永顺村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围绕盘活闲置办公场所、厂房、集体土地、养殖水面等资源,深化农旅融合,打造农、吃、游、研为一体的文“麦”江畔游览路线,擦亮“农文旅惠民生”党建品牌,搭建“村集体+市场主体+合作社+群众”合作平台,引导鼓励村与企业合作建设光伏发电设备,走出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校对王菲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稻田里养澳龙,这里走出乡村振兴新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