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大地回春,生机勃勃。江苏滨海丰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基地一片忙碌,大型农机在田间往来穿梭,又一年的春耕生产揭开了序幕。
“我们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得到了农行的大力支持,通过填平废沟塘、平整田坎垄沟、拆除零散农房等方式,不仅盘整出更多的农田资源,耕地还可集中连片,极大地方便了机械化作业,‘吨产田’的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农行盐城分行向该公司投放了3亿元的信贷资金,为滨海县推进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播撒了“及时雨”。
走进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连片成方、沟渠纵横的广袤农田呈现眼前。该镇一位农业技术员喜滋滋地说:“农行帮助我们实施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后,水稻、小麦的亩均产量各提升了50公斤,眼前的这几百亩耕地每年可增加收入上万元。”
早在几年前,建湖县就被列为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然而项目建设初期却面临很大的资金缺口。农行盐城建湖支行得知情况后,主动对接这一项目的资金需求,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向该项目授信3.8亿元,助力打造“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种植格局。该县农业农村局一位负责人说:“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资金投入大、回收慢,农行却坚持加大投入,体现了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据了解,该项目实施后,当地农民年可增收千余万元。
田地鳞次栉比,机耕道阡陌纵横,沟渠绵延,这是江苏南通陈桥镇和幸福镇的千里沃野。作为省内单体最大的“万顷良田”建设项目区,经过项目改造,这里已经用上了植保无人机、专家线上指导等现代化农田管理手段。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不仅仅是土壤质量提高、粮食产量提升,还有多方面的红利。另外,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对落后的农村灌溉设施进行更新。在夏庄村,高标准农田亩均节水节电可达24.3%和30.8%,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可减少13.8%和19.1%,在降低农业投入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可谓一举多得。
为了加快农田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让更多农户享受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红利,农行扬州宝应支行全力支持宝应县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共计为该县投放4亿元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59%,用于实施4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新建硬质化道路.5公里、田间配套建筑物3.9万座,建设区域覆盖全县11个镇、个村、受益人口32万人。
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农行江苏分行着力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组合拳”,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种养殖基地、休闲农业等有机结合,提升改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促进产业融合,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综合利用效益。
近年来,江苏无锡惠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探索出了“渔米稻”种植养殖模式,帮助玉祁街道整合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闲置农田,进行集中种植养殖。“我们将分散的农田整合在一起,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未来水稻的亩产将相当可观。”农业技术专家肖师傅介绍。
为打造“惠山玉祁渔米稻”重点农业项目,无锡支行为无锡惠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放贷款万元,这一亮点工程总投资1.17亿元,涵盖亩农田和亩水域。在农行金融活水的“灌溉”下,“渔米稻”高效种植养殖技术将零散的稻田连片整合,配套升级改造的基础设施,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渔米稻”种养基地。目前,基地已获得了投产后的第一份“喜悦”,收获了约12万公斤小龙虾、55万公斤优质水稻,销售金额超万元。“渔米稻”成为玉祁街道新的环境优美、产业融合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