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池塘、稻田还是其他水域,养殖小龙虾的产量都与幼苗的交付密切相关。小龙虾的具体密度取决于养殖水域的环境条件、材料来源和质量、幼苗来源和规格、水源条件、材料喂养技术等。实践经验表明,人工养殖的小龙虾幼苗规格为2~3cm,适合每亩池塘的养殖密度为1.4万~1.6万尾。
以下公式可用于简易计算方法:
(1)虾苗放养量(尾)=虾池面积(亩)x预计养殖产量(kg/亩)x预计出池规格(尾/kg)÷预期成活率(%)
(2)虾苗放养量(kg)=虾池面积(亩)x预计养殖产量(kg/亩)x预计出池规格(尾/kg)÷预期成活率(%)
例如,池塘面积为5亩,虾苗规格为尾/kg,计划产量为kg/亩。预计池塘平均规格为40尾/kg,成活率为80%。请计算池塘口需要多少虾苗?
虾苗放养量=5xx40÷80%÷=.6(kg)
虾苗放养量=5xx40÷80%=(尾)
提示
一是就近原则,用专用改装的恒温车运输的虾苗一般运输时间不超过8小时,从塘口到塘口3小时内最好,红爪尖青壳虾存活率好。
第二,农民对农民,点对点上门购苗,尽量去塘口看苗。
第三,不要有大量的幼苗。一般来说,每亩10公斤以内的虾苗是最安全的。在天气稳定、无缺氧、无药物刺激的情况下,每亩10公斤左右的虾苗更安全。如果超过这一范围,很可能是药物刺激、变天缺氧等,然后放养密度过高,或者虾苗有发病迹象。
第四,人均50亩以上的塘口,要注意虾苗是否脱水时间过长,体色发红。
第五,运输方式防晒防风,轻拿轻放,低密度装载,水草铺底,保温保氧,禁止打冰。
第六,到塘口洗澡2-3次,适应水质和水温,然后均匀地放在浅滩上,自然下水。
第七,虾苗下塘洒抗应激药,根据情况少量多次。
第八,下塘三至五天,虾苗适应环境后,用刺激性小的药物进行消毒灭菌。
第九,亩以上的养殖户应将池塘分为50亩以下的小池塘,并根据每个池塘的水生植物情况分批投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