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皖南粮仓”当涂南圩,稻子早已颗粒归仓,金秋的稻花香变成了浓浓的米油香。
“秋收冬藏,亩粮田收获的稻子全在这里。”安徽省当涂县盛农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金林领着记者参观公司自建的“大粮仓”——一个现代化的粮食烘干、粮食加工、粮食储藏车间,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日产大米80吨、菜籽油公斤。
盛农农业集团自动化稻米加工生产线
“尽管年遭遇了大旱,但得益于‘小田变大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给力,水稻亩产达到公斤。”夏金林说。
“小田变大田”让机械化成为可能
夏金林当初之所以流转这块地,就是看中了“小田变大田”的潜力。原来这是一块低产田,由于地势低洼,容易发生渍涝灾害,加上原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制约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当时,摆在夏金林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改养河蟹、小龙虾,另一条是下苦功夫,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多产粮,产优质粮。他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农田零星、分散、面积小,给耕种带来诸多不便,不利于机械化种植,导致种地成本高、效率低,迫切需要将零散的地块合并成大田。经过田块拆零并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多块田变成了43块,有效耕作面积增加了亩。“小田变大田”之前,只有旋耕、收割实现机械化,机械化率不到40%。“小田变大田”后,实现了从育秧、插秧、施肥、喷药、收割、运粮、烘干的全程机械化,机械化率实现%。
“‘小田变大田’,大大减轻了种粮成本。”夏金林算了一笔账,原先生产道路老化,收割、运粮都是靠人工,现在收割机收割后直接输送至农用车,再运至烘干厂房直接入仓烘干,每年节约编织袋5万个以上,节约人工费用30余万元。
“推进‘农田四变’,‘小田变大田’是突破口。”当涂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兆斌说,年以来,该县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以“两强一增”行动为牵引,实施“小田变大田”“闲田变忙田”“差田变良田”“蟹田变稻田”专项行动,恢复耕地2.56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探索出一条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赢的新路子。
“一户一块田”改革推动“小田变大田”
“小田变大田”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难度可想而知。该县探索“一户一块田”和农业“标准地”改革,深入推进“小田变大田”。何为“一户一块田”?即一个户口拥有一块农田,但并不是要收回农民手中的土地,而是通过整合,实现“小块并大块、多块变一块”,在原亩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把七零八落小块田凑在一起变成大块田;或土地确权时,因界址不清,通过“确权确亩不确界”的方式确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只有一块田。
幸福村是护河镇耕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田块最散的一个村。该镇在该村推行“一户一块田”整村试点,通过集体直营、代耕代种、托管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经营,按照股份获得流转金或土地经营收入分红。对于该村的种粮大户程黎刚来说,“小田变大田”让他迎来了二次创业的机遇。几年前,程黎刚在村里成立了当涂县绿梅水稻种植家庭农场,流转了多亩土地种植水稻和小麦。“小田变大田”全面推行之后,他一口气在村里流转了多亩土地,实现节本、增效。
“年种粮收入达到80万元。”程黎刚告诉记者,自己的家庭农场已引进7D功能型菜籽油加工技术,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很快就可以投产。下一步,程黎刚将发展油菜订单生产,对油菜籽进行深加工。
把土地流转给程黎刚的幸福村村民汪邦生说:“过去,一家一户的土地过于零碎,不便于流转。并成大田后,种粮大户愿意流转,自己外出打工,流转费用加上打工收入,一年下来比原来多挣了3万多元。”
“农田四变”催生多元化利益共享机制
年初,江心乡*洲村盘下村部门口70亩撂荒地,依托市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打造江心乡首个生态采摘园。江心洲沙土地的土壤特性,为*洲村的生态采摘园项目锦上添花,种植的玉米、红薯、南瓜等农产品品质上乘,市场口碑很好。年,生态采摘园的销售额突破25万元,每亩纯收益可达元以上。
“农田四变”增加了种植面积,提高了复种指数。粮食产量提高后,又为粮食收购拓展了市场空间。江心乡普集村看准商机,依托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优势,以项目资金和村集体资金联合入股的形式,合计投入45.56万元,扶持当涂县永祥粮油专业合作社打造烘干房项目。烘干房占地平方米,最多可容纳立方米粮食,烘干能力达吨/天。普集村发挥组织优势,打通合作社与种粮大户之间的收购通道,帮助合作社收购各种粮大户的粮食作物。
据了解,该县探索建立农户、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元化利益共享机制,将新增耕地面积、耕种面积作为村集体资产,采取自主经营、承包租赁、参股合作等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惠及全体村民。鼓励村集体开展“统一流转、集中建设、挂网发包”的经营模式,实行“保底+分红”,“农田四变”产生的溢价部分由村集体与农户按一定比例分配,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益、经营主体增利、粮食增产。支持鼓励农业投资公司、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田治理,探索“单种、单收、单储、专用”模式,逐步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稳步提升亩均效益。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