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制菜,一个事实是,万家企业正争相涌入万亿预制菜市场。
作为在风口上起步的新赛道,预制菜正搅动和挑战着餐饮市场的“味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什么是预制菜?预制菜该如何做好包装标识?如何解决质量安全问题?怎样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胃?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指向同一个方向:预制菜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自上而下的行业标准,预制菜的规范化管理如箭在弦。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探索开展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试点的函》,是全国首份国家层面的征集函,通过此次征集,将诞生首份全国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名录。征集函中对预制菜登录宣展的相关介绍,或许预示着未来整个预制菜行业可持续向好发展的一些方向。(农业农村部开展预制菜登录,预制菜管理进入快车道)
产品必须要注册
登录宣展申请表中明确指出,产品要有注册商标。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商标是中国品牌最重要的知识产权。不管是预制菜,还是源头的品牌农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商标最重要的作用是品牌辨识度。在规范化发展过程中,商标不仅仅代表企业的品牌,还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企业的文明、文化内涵,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企查查数据显示,仅年这一年,新注册的预制菜相关企业就达到了1.25万家,但近70%的预制菜企业是小作坊加工模式,这也导致现在没有高市场占有率的大单品、大品牌。所以,预制菜最先解决的就是商标注册问题,各预制菜(预制农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做好商标的相关工作,一枚有价值的商标是预制菜发展的起步支撑。
原材料很关键
登录宣展范围中要求,预制菜包括经过预制的单品或两种以上混配、调配、调理、调味,配以适当包装标识的食用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这就明确了预制菜的材料来源,得是食用植物、动物、微生物。农参(ID:ppnyck)曾发表文章“从预制菜谈农产品食品化”,谈到预制菜的再次爆火,助推了农产品食品化进程,让农产品食品化找到了有效实现路径,倒逼上游农产品生产的产业化和标准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农业农村部指出,预制菜是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消费的新产品、新业态。发展预制菜,很大程度上是提升农业一产优质农产品的消耗量。选择品质优良、信誉极好的地理标志产品,应该是预制菜企业抢先布局的重要板块。如盒马牵手潜江龙虾,推出“最严预制虾标准”,苛刻到连虾钳重量也有规定的15个环节,34项参数,只为了每一盒虾的出品将误差降低到最小,带火了生鲜潜江小龙虾,也让“加油虾”成为预制菜长红产品。
包装标识不可少
在农业农村部预制菜登录宣展函中,四处提到“包装标识”,突显了对预制菜加强包装标识管理的重视程度。
目前预制菜的包装,从工艺上来讲,包材参数无标准化、包装设备通用性不高、自动化生产线应用受限;从展现形式上,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相关信息不全。为此,登录宣展申请表中特意列出,要讲明包装标识材料、规格、形式,同时要附上产品及包装标识代表性图片,进一步对包装标识的重要性做了强调。
除了简陋、不规范,预制菜包装的另一大问题是包装过度。市场监管总局今年4月召开《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用农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启动会,强化标准引领,治理食用农产品过度包装问题。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包装专业*支部书记肖乃玉教授指出,通常商品售价的10%用作包装,便可实现包装的基本功能,但一些商家片面强调促销功能,极易导致过度包装。预制菜企业应尽快启动对标达标诊断和产品包装合规设计。
结语
根据《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目前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亿元,销售渠道85%以上集中于B端(企业端),规模约亿元,C端(消费端)规模约亿元。但相比于未来万亿元的市场空间而言,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
有业内人士担心,长久缺乏统一规范致使现在预制菜市场鱼龙混杂,如果消费者尝试了品质不佳的预制菜,容易对这一品类形成较差的初始印象,从而影响到身边人对预制菜甚至是行业的看法。
预制菜产品标准的不统一,致使行业无序竞争、价格差异大、图文不符等问题频发。目前虽然有不少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但没有唯一性、强制性,“并非国标”“只是行业标准”,只能对行业起一个指导作用。
预制菜的持续向好发展,亟待国家层面的管理,不仅是供应链要降本增效,在产品设计、渠道上更要精细,农业农村部开展此次预制菜登录,预制菜管理将进入快车道,从而让预制菜进一步“提味”“增香”。
参考资料:
[1]华商美食:15个环节、34个参数盒马“最严预制虾标准”出炉
[2]预制菜宝典:包装新国标!关心预制菜的,看过来→
[3]中国青年报:从“菜篮子”到“菜盘子”预制菜如何越来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