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龙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么古代百姓吃饭都吃什么能吃饱吗和现代比 [复制链接]

1#

民以食为天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代人可以吃的东西可谓是越来越多,早已过了温饱线的水平。那么古代人都吃什么呢?和现在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日常吃的饭菜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历史比较悠久,原始人类都是吃生肉的,喝鲜血,而且是野生动物的肉和血,不知道味道如何。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和不断学习,慢慢的会将一些捉到的吃不完的动物圈养起来,后来发现这些动物完全可以养肥了吃,就开始了人类历史上长达好几千年的圈养历史。

圈养的鸡

而相对来说能吃的粮食作物发现的较晚,谁没事闲着啃草啊是不是。最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发现了稻子和粟,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大米和小米。但是那时候估计也是在捉不到动物的时候吃,怎么吃呢?抓一把大米或者小米放在嘴里干嚼,觉得干的可以喝点河水,喝完了继续嚼。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煮一煮呢?只能说没有锅,没有火,也是十分无奈。

稻子

火种的发现

后来人类文明一个大的转折就是出现了火种。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火竟然可以烤东西吃,而且味道比生吃实在是好太多太多,然后开始了几千年的烤肉历史。那时候的烤肉是什么样的?大概样子就是把肉放在火上干烤,焦不焦不知道,反正没有辣椒和孜然,也没有盐,就那样干吃,但是对当时人们来说即使这样也是十分美味。

后来统治阶级开始出现,首先一个跳出来的是秦始皇。大家不要以为身为第一个正式的封建帝国皇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我说秦始皇连炒菜都没吃过你们信不信,只能每天吃点烤肉,喝点粥,可能烤肉种类比较多了,比如烤鸡烤鸭烤羊腿,放点卤子在烤肉上,喝点酒,想想真是美味。但是秦始皇吃的依旧没有现在普通人吃得好。

秦始皇

战争时代百姓所剩粮食很少

秦始皇留下了封建帝制,而后的几千年人们为了皇位是大打出手。本来没有战争的时候人们是种植点粮食自己吃,亩产大概能产个几百斤,这已经算是较高产量了。古代没有农药,没有肥料,甚至连灌溉都不能,只能是靠天吃饭。遇上虫害只能动手去捉,遇到病害就直接凉凉。加上官府还要收税,百姓剩下的粮食压根没多少,平常吃饭基本就是水煮青菜,煮粥,什么馒头炒菜不存在的,吃饭勉强能果腹,完全不存在吃饱。

收税养军队

万一遇上打仗,直接就没百姓活路,官府为了军粮会大幅度提高税收粮食。看电视剧上那些为了吃口饭而当兵的并不夸张,当兵还能混口饭吃,在家里种地就只能被饿死了。剩下的百姓只能挖野菜充饥,挖着挖着没野菜了怎么办,只能带着全家老小四处流浪,遇到野菜多的地方就留下待一段时间。

而在家种地也不是没有一点活路,遇到曹操可能还好,不让士兵践踏麦田,十分爱护麦子。万一碰上诸葛亮,那就直接凉凉。诸葛亮出祁山后军队没粮了怎么办,让大军去陇上割麦子,什么百姓的麦子,我割的是你魏国的麦子。百姓怎么办,只能饿死。特别是当大军攻下一座城池后,士兵会四处抢掠粮食牲畜,因为他们觉得抢的是敌国百姓的粮食,自己做的还是一件十分正义的事情。所以说守城时全城军民都来守城并不是这个城的太守多么仁德,而是一旦城池陷落百姓也都没活路了。

曹操

食用油的发现

直到宋朝,也不知道是谁闲着没事竟然发现了食用油,这一下就很厉害了,我们应该感激这个人。百姓闲着没事就吃个韭菜炒鸡蛋,或者蛋炒饭。油炸类食品也开始出现,什么油条,红烧肉等等。由于宋朝在江南一带,降雨量比较充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百姓也就告别了饿肚子的时代,开始从一日两餐改为了一日三餐,有粮食就是不一样。甚至有些吃货就下海找吃的去了,什么海蟹,龙虾,各种各样。这时候的皇帝我们就比不起了,什么山珍海味想吃什么有什么,想怎么吃怎么吃。

小龙虾

到最后,满清时期,大量外国粮食作物来到我国,“满汉全席”就是这样来的,皇帝过得十分滋润,天天吃的都吃腻了,甚至都想喝点稀粥改改口味。但满清时期的百姓吃的也并不丰富,只能吃点玉米,番薯等等作物,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吃点肉。而遇到旱灾还是无能为力,还是只能靠天吃饭,所以遇到旱灾还是会出现易子相食这种情况。

满汉全席

而到了现在,我们可以随意吃到任何东西(保护动物除外,违法除外,不能吃的除外)。而且还有人还在作死性的开发一些不能吃的东西,一些活的东西,例如喝蛇毒,活吞章鱼等等,真的是无法想象。总之还是希望大家平时注意节俭粮食,以古鉴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