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平头的、留着倒三角胡子的人就是餐饮品牌“虾忙”的创始人陈大胜。
在虾忙,无论是虾尾的口味,还是店面的装修,无论是客户点单的流程,但是整个吃虾的体验,在陈大胜眼中,都是内容。这些“内容”需要建设,并且需要持续建设,最终形成“套路”。
譬如说,虾尾的口味。陈大胜最初是从一家世代做虾的小作坊获得了口味虾的配方,在“虾忙”品牌创立之后,核心配方没有变,但是制作流程、时点、配方分量等因子一直在改进。
陈大胜一直在追求一种既能够适合就餐同时能够与虾尾这种餐食相匹配的就餐环境。最终确定的格调是简约但是不简单、用心但是不费心、放松但是不放纵的餐厅装修风格。所以,一走进“虾忙”店,你会看到一只大虾,这是“虾忙”的logo,一种豪放和壮气感油然而生,顿时令人有了食欲。
陈大胜将吃虾文化定位于“侃”。“‘侃’是流行于北京的一种文化,在南方倾向于称之为‘聊’,‘虾忙’就是要塑造一种诚心聊天的氛围,这种聊天不设主题和结论,不设范围和话题,三五好友,边剥虾边聊天”,陈大胜解释说。
为了造就专属于“虾忙”的文化,陈大胜没有少费心思。例如在店内座位布置上,都是三五成对,极少设置两人坐或者单人餐桌,就是为了引导“侃”和“聊”的吃虾文化。
目前虾忙品牌已经扩展至三亚、广州、珠海、江苏、江西、西安、宁乡、永州等地,逐渐从一家区域性虾类餐饮品牌向全国虾类餐饮品牌成长,而实现快速扩张必不可少的就是各地的加盟商。加盟商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支持“虾忙”的壮大,这与粉丝愿意为网红刷礼物是一个道理。
不过,作为网红的虾忙,有一个网红具备而其不具备的要素,那就是网红的内容更加接地气。“虾忙”如何保证自己品牌不与消费者产生隔阂?这并不是一个小问题,包括外资餐饮品牌在内,在进入新市场时都面临过这样的问题。
实际上,“虾忙”的加盟模式就是解决隔阂问题的良药。“虾忙”推行的是本地加盟,只有本地的商户才能成为“虾忙”店的运营者,运营者根据本地用户的习惯、消费心理,采取适合本地的运营策略,这就保证了每一家新开设的“虾忙”店都不至于曲高和寡或者下里巴人。
如今,他有很多的头衔,比如公益人士、自媒体人等,但是令他非常接受的还是“将小龙虾打造成网红第一人”这一头衔。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