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龙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方5次出手控价铁矿石,中国钢企沦为澳洲 [复制链接]

1#
铁矿石价格一路暴涨,攀升至美元/每吨,牛肉、农产品等对华出口被禁后,澳洲靠铁矿石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开采成本仅30美元一吨的铁矿石,被中国钢企以超美元的价格抢购。身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却不能掌握铁矿石定价权;国家5次出手调控价格,效果甚微。疯狂的铁矿石,到底何时才能回温?年,中国钢铁销售总额4.27万亿元,净利润.94亿元。同年相比,销售总额上涨10.1%,利润下降30.9%。产品卖得更多,赚的钱却少了?主要原因就是生产钢材的原材料铁矿石,价格一直在暴涨。中国所有钢铁企业一年利润总和,还不及提供原材料的澳洲三大矿山,彻底沦为“打工人”。中国不停在制裁,却拿澳洲铁矿石产业毫无办法,每当中国出手调控,澳洲便象征性地降个5美元、10美元,风头过去后再加价20美元。在年中,仅靠向我国出口铁矿石获利,就弥补了其他领域的损失。在全球大宗贸易环境低迷之时,澳洲铁矿石出口表现却愈加强势,澳洲铁矿石产业到底有何优势?第一、开采成本低澳洲地广人稀,各种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说是上帝的宠儿也不为过。澳洲铁矿石原矿储量高达亿吨,占全球储量的近30%。在澳洲大陆这片土地上,从未出现过超级规模的造山运动,各大矿脉保存完整,铁矿石分布非常集中。在储量丰富的基础上,澳洲铁矿石多埋藏在地下很浅的位置,开采起来非常容易。第二、产品质量高世界四大矿山中澳洲独占三座,巴西的淡水河谷虽然在产量方面不逊色于澳洲,但铁矿石的质量却不如澳洲。澳洲开采的铁矿石含铁量在55%-60%之间,而巴西、俄罗斯以及我们自产的铁矿石,含铁量在20%-30%。在这里有朋友会提出疑问,含铁量低的铁矿石价格自然会低,多进口一些不就行了?铁矿石的提炼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杂质越少对环境危害越小。在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进口澳洲铁矿石是最佳的选择。第三、交通运输便捷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澳洲与我国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澳洲的牛肉、龙虾、葡萄酒等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依靠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需求,澳洲经济总量节节攀升。中澳贸易合作如此频繁,除了双方自身需求外,便利的交通是主要原因。澳洲大陆和我国有着直达海域的通道,澳洲的产品在港口装船之后,就可将目的地设定为我国港口。而巴西的产品要进入我国,中间还需经过几道关卡,要支付的过路费也不是个小数。此外,还有像印度这样要绕大半个大圈才能到达我国的。细看澳洲铁矿石产业三大优势,其他铁矿石出口大国根本没有竞争之力,而这也成了我国制裁澳洲的唯一掣肘。去年三月份之后,澳洲跟着美国开始搞事,起初我们只是小施惩戒,希望澳洲可以迷途知返。但澳洲并不在意,心甘情愿做起老美的“马前卒”。面对澳洲的得寸进尺,我们开始还以颜色,先后禁止了多项澳洲产品对华出口。可即便在隔阂不断加剧之时,中澳之间无形中达成了一种默契,双方都不敢在铁矿石领域上大刀阔斧,继续维持这种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在我国的不断反制下,澳洲多领域经济受损超30%,但这个数据不能包括铁矿石领域,仅铁矿石出口所赚的钱,就弥补了澳洲在其他领域的损失。只要我国铁矿石需求问题一日不解决,对于澳洲的经济制裁就不会彻底,而这也正是澳洲一直叫嚣的资本。铁矿石的需求问题真的无法解决吗?中国想要摆脱对澳洲铁矿石的依赖,到底应该如何做?去年年底,我国制定出的五年计划中,提到了三个解决摆脱澳洲铁矿石依赖的方法,力求五年内完成任务。走出去找铁矿我国作为基建大国,钢铁的产量一直减不下来,在“一带一路”大*策下,我国与多个国家地区达成合作,其中包括了多个基建项目。一带一路必须顺利进行下去,确保不能受到影响,钢材的供应必须稳定充足。也正是因为一带一路,不少非洲国家与我们达成友好合作,在西非的几内亚,发现了全球最大的未开发铁矿,已经探明的储量高达几十亿吨。目前,我国已经和几内亚达成合作,西芒杜项目正在火热进行中,预计年,西芒杜项目即可正常产出,每年可为我国提供1.5亿吨铁矿石。项目进展暂时是顺利的,但几内亚开采能力有限,很多大型开采工具目前都未能到位。在非洲土地上,有着大量的铁矿石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铁矿我们都能拿下。非洲目前仍相对混乱,很多项目都属于“绿地项目”,要想拿下这些项目,我们就必须拿出一些额外资金来打点,即便合作达成了,*治风险仍然存在。在海外开发矿产,比国内要困难得多,不仅要有充足的资金,还得拿下开采资格证和执照,花费数年时间也不为过。目前来看,走出去找铁矿石是有可行性的,但五年内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增强进口多元化增强进口多元化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我国一年进口铁矿石总量超10亿吨,这里暂以10亿吨为例,其中有约70%是从澳洲进口。要想彻底摆脱对澳洲铁矿石的依赖,那么就需要和其他国家达成合作,来替代澳洲的对华出口份额。巴西是我国的铁矿石第二进口大国,每年对华出口铁矿石约20亿吨,占比20%。即便是巴西非常配合,将对华出口铁矿石份额翻倍,也只有4亿吨,剩下的6亿吨靠谁来替代?即便是其他所有出口国加起来,也达不到巴西的出口总量,更不要说和澳洲三大矿山相比。增加进口多元化只能解决我们少部分需求,可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但却是治标不治本。增强废金属利用率作为全球第一炼钢大国,最大的钢材消耗国,我们的废金属使用率却是极低,远低于美国和日本。过去的20年中,中国基建领域发展迅速,高楼大厦、道路桥梁一座座出现,这种发展现象是开放式的,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往往会忽视一些东西。在我国的各大城市中,废弃金属材料随处可见,天桥下堆成小山的共享单车,汽车回收站的报废汽车,建筑工地的金属废料。中国各大城市中的废金属真的很多,如果将这些废金属全部充分利用,可大大减少我国的铁矿石需求。当然全部利用不现实,但可增强废金属使用率,无论是从环保还是需求方面,这都是一个可行性很高的办法。但站在我国各大钢铁企业角度,为了方便进口海外铁矿石,工厂选择建在沿海地带,这也导致了内陆城市的废弃金属,对他们来说成为了“隔岸材料”。想要将这些隔岸材料运回工厂加工,不仅要浪费大量精力,还要支付不菲的运输费用。三个办法,任何一个单拿出来,都无法完全改变我国铁矿石进口现状,但三管齐下,实现目标也不是不可能。预估计五年后,我国能通过铁矿石进口多元化,增加1亿吨进口,通过非金属再利用和其他方法,也可解决3.5亿吨进口。以对澳洲需求7亿吨为例,大概还剩2.5亿吨缺口。这2.5亿吨的缺口要谁来补?暂时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而且这是在理想状态下。未来的事情走向如何,谁也不能保证,所以最起码未来五年内,我们还需要进口澳洲铁矿石。不管澳洲如何叫嚣,我们可以在其他领域进行制裁,但铁矿石进口不能停止。去年冬季开始,国家对各大钢企下达了减产要求,但在疫情冲击下,经济复苏后全球市场对于钢铁需求大增,钢铁产能反而是增加了不少,延缓了我们实现减产的目标。但从长远来看,摆脱对澳洲铁矿石依赖是迟早的事情,我国开放式的发展已有减缓趋势,国内基础设施的建造也已基本完毕,以后对于钢铁的需求量会呈现减缓之势,我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量也会减少。在我国五年计划实施之下,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资源困局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如今我们就是明着告诉澳洲,一旦我国找到应对办法,就会停止进口澳洲铁矿石。这种情况下,澳洲采取了加大产量、疯狂涨价的方式来应对。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合作氛围不会长久,待疯狂的铁矿石价格回温之际,就是澳洲为自己疯狂叫嚣行为负责之时。: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