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馥郁,走进法泗街,一片春意盎然。村湾集镇间,油菜花竞相开放,一条条水泥路干净平坦,一栋栋房屋整齐划一,一户户人家窗明几净,老人们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下棋,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一幅和谐、文明、美丽的人居环境风景图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一年来,法泗街充分抓住“擦亮小城镇”行动计划的机遇,推进全街产业发展,聘请省社科院编制了《法泗街乡村振兴规划》,聘请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编制《法泗街道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年)》,聘请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编写《法泗街“擦亮小城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街情实际,确立了14个城建项目,总投资3.51亿元。
聚焦公共环境,集镇越来越靓
每天清晨,在法泗社区,社区的工作人员会对集镇道路两侧的树叶进行清扫。“社区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结合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环境整治,帮助群众整治房前屋后卫生,掀起建设美丽家园新热潮。”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法泗社区只是法泗街开展城镇化管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法泗街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改建了6处公厕,基本实现了公共卫生设施“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的目标。投入28万元对集贸市场排水沟进行清淤治理,投入30万元对老农机厂进行拆除整治,建设新的停车场,修建院墙、排水沟等配套设施。对金水河东岸的原灰砂砖厂完成关停,并充分利用平方米的闲置场地建设生态停车场。对老街道路实施刷黑,修复破损路面。投入万元,完成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实现雨污分流。投入多万元,在22个行政村自然湾建设污水处理主管网。积极集镇设计全覆盖,加强沿街立面设计与管控,推进沿街立面适度改造,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沿街风貌。
依托重点项目,产业越来越强
法泗是传统的鱼米之乡,桂子米、三嫂子辣椒等产品有极高的知名度,为了让街道农旅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法泗街不断推动行业升级整合。
近年来,法泗街推进万亩田园综合体建设,整合花莲湖区域开发和怡山湾区域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稻、莲、虾、禽”四个“十亿产值产业版块”崛起;发展虾稻产业亩,推动以清水小龙虾、南美对虾、澳洲龙虾为代表的水产生态养殖;建设农村产业示范园,打造湖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亩,沿金水河流域,巩固粮食作物高效种植基地,扩大有机稻种植面积,沿斧头湖流域,做优籽莲特色种植基地,发展籽莲种植亩;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引进碧优基生物制肥、斯富特对虾养殖、金龙农业综合体等7个重点产业项目,社会协议投资8亿元,推动亩农业物流园、亩农业加工园及平方米农产品展示中心企业入驻工作,实现产业整合升级。
法泗街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产业整体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营主体。街道现有农民合作社户,企业实有户数户,今年新注册企业46户,企业总量呈稳定增长态势,新增注册资本明显增长。新注册企业大部分从事农业相关行业,将就近吸纳劳动力,培养一批农旅产业领域经营、生产、服务的本地人才,解决企业用工难和农民就业难的问题,实现乡村振兴与扶贫事业的双生共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