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龙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周黑鸭拉响盈利警报,年轻人不爱吃鸭脖了 [复制链接]

1#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雷达财经,作者

孟帅,编辑

深海

这届年轻人不好带了吗?继“年轻人不喜欢吃小龙虾了吗”、“年轻人不爱吃海底捞了”、“年轻人为何不爱逛宜家了”等话题引发热议后,“年轻人为何不爱吃鸭脖了”的话题于8月17日一早冲上热搜。

“年轻人为何不爱吃鸭脖了”话题热议背后,周黑鸭、绝味食品等卤味巨头上半年利润下滑。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卤味巨头业绩齐降的背后,疫情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成为了主要的“元凶”。

作为鸭脖界的前辈,周黑鸭曾一度想走高端的路线,并坚持直营的策略。虽然周黑鸭自年后决定放下身段,陆续放开特许经营,但后知后觉的周黑鸭目前已被绝味食品、煌上煌在门店的布局上甩开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周黑鸭所处的卤味赛道,除了老对手互相厮杀外,还不断有新选手入局。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周黑鸭需要开发新品、并通过营销不断稳固自己的江湖地位。

周黑鸭难“啃”下市场

近日,有“鸭王”之称的周黑鸭发布盈利预警。

公告显示,周黑鸭今年上半年预计收入将同比下降0%左右,去年同期周黑鸭录得14.53亿元的收入;利润方面,周黑鸭预计上半年的净利润为万元至万元,相比去年上半年.3亿元的净利润大幅缩水。

对于收入、净利润双降的情况,周黑鸭解释称主要受到国内疫情反复的影响,疫情之下人流锐减,进一步导致门店的客流大幅降低,而物流配送也因疫情受到一定的限制,前述情况对公司的销售和利润均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上半年周黑鸭在成本端的压力与之俱增,叠加汇兑损失的增加,周黑鸭利润端受到较大冲击。

事实上,这并非周黑鸭首现颓势。早在年至00年期间,周黑鸭就曾遭遇业绩的“三连跪”。财报显示,年至00年,周黑鸭这三年间的营收分别为3.1亿元、31.86亿元、1.8亿元,同比下降1.15%、0.79%和31.53%。

同期,周黑鸭的净利润分别为5.4亿元、4.07亿元、1.51亿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年、年净利润分别下降了9.09%、4.56%,00年周黑鸭净利润下降的幅度进一步扩大至6.9%。

直到01年,周黑鸭才短暂缓过劲来。这一年,周黑鸭实现8.7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1.6%,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增长16.4%。

雷达财经注意到,越来越难拿下消费者胃的并不止周黑鸭一家卤味品牌。8月17日,“年轻人为何不爱吃鸭脖了”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这一话题引发热议的背后,是鸭脖巨头们上半年都不尽如人意的业绩。

早在周黑鸭发布盈利预警之前,绝味食品便已在7月中旬率先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公告显示,绝味食品预计上半年营收将达到3亿元至34亿元,与之对应的是,绝味食品上年同期的营收为31.44亿元。虽然营收预计将出现同比1.78%至8.14%的增长,但绝味食品或将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窘况。上半年,绝味食品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万元至1.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下降的幅度达到78.08%至8.07%。

对于净利润的下滑,绝味食品给出的原因与周黑鸭大致相同。绝味食品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响应国家疫情防控的要求,部分工厂及门店暂停生产与营业,因此对公司的销售及利润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因为原材料成本上涨、销售费用增长及给予加盟商补贴费用进一步导致利润同比减少。

视线转至另外一家头部卤味品牌煌上煌,截至目前其暂未发布与上半年业绩有关的公告。从其第一季度公布的数据来看,第一季度煌上煌共取得5.4亿元的营收,同比下降10.6%,同期归母净利润为万元,同比下降45.57%。

卤味巨头业绩纷纷下滑的背后,是因为年轻人都不爱吃鸭脖了吗?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卤味行业鸭脖类产品的增长空间是有限的,即便是以规模取胜的绝味食品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开下去,再叠加整体供应链成本上升、疫情反复和消费疲劳等因素,因此传统的卤味巨头们盈利变得越来越难。

在朱丹蓬看来,周黑鸭面临的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便是单一化较为严重。朱丹蓬指出,品类单一、产品单一、场景单一,都成为制约周黑鸭加盟发展的重要原因。未来周黑鸭想要有新的突破,必须要有多品类的布局。

目前,周黑鸭也在努力想尽办法钓住消费者的胃,此前一直以鸭及鸭副产品为主营产品的周黑鸭,于01年推出香辣虾球、虎皮凤爪等新品,以求摆脱对鸭及鸭副产品较为单一的依赖。

除了扩充自己的产品矩阵外,周黑鸭还在营销上下功夫,先后与御泥坊、乐事、徐福记、肯德基、维小饭等品牌推出联名活动,但这些举措,尚未对公司营收带来较大提升。

周黑鸭放下身段,市场份额仍难追

发展历程可追溯至年的周黑鸭,算得上国内卤味行业的元老级选手,面临卤味赛道内后来者不断发起的猛烈攻势,周黑鸭虽与绝味食品、煌上煌共同享有“卤味三巨头”的名号,但其在三者中的地位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截至8月17日收盘,周黑鸭、绝味食品、煌上煌的市值分别为88.1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76亿元)、30.67亿元、57.1亿元。以市值作为参考标准,周黑鸭在资本市场上位居“卤味三巨头”第二名的位置。

雷达财经注意到,相比绝味食品和煌上煌,周黑鸭的销售毛利率相对较高。年至01年,周黑鸭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6.54%、55.47%和57.78%;绝味食品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3.95%、33.48%和31.68%;煌上煌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7.59%、37.8%以及33%。

周黑鸭更高的毛利率背后,是其欲打造高端化的策略,而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周黑鸭的客单价相较后两者偏高。据了解,周黑鸭的客单价约为40元至60元/单,而绝味食品、煌上煌的客单价则在5元至35元/单之间,周黑鸭的客单价是两个对手的约1.6倍。雷达财经注意到,“年轻人为何不爱吃鸭脖了”话题的评论区,不少网友都提到了价格因素。

相较咖啡等带小资属性的产品,卤味食品的属性较难让消费者将其与高端挂钩,周黑鸭将自身与星巴克对标的路线,反而容易让其陷入性价比低的怪圈,从而驱散一部分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值得一提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周黑鸭一直保持“高傲”姿态,坚持直营模式。虽然周黑鸭将品牌牢牢握在直营店手里,可以更好地保障产品口感、管理品控、打造品牌形象、保持较高的毛利率,但周黑鸭也因此错过了抢夺市场份额的诸多机会。

年,坚持自营17年的周黑鸭放开了特许经营模式;第二年,周黑鸭又全面放开单店特许经营。此后周黑鸭透露,预计每年将新开设家至家门店,并有信心在03年规模达到4至5家线下门店。

放下身段的周黑鸭,在营收上取得的效果立竿见影。财报显示,截至去年末周黑鸭的间门店中,自营门店占间,特许经营门店占间,周黑鸭特许经营门店的数量已超过其自营门店的数量。营收方面,去年周黑鸭自营门店的营收同比增加11.0%,而同期特许渠道的营收同比暴增3.4%,达到5.9亿元。

不过,或是因为扩张策略上的行动相对较晚,周黑鸭目前在市场上的布局仍与对手有着较大的差距。截至去年年底,周黑鸭在全国的门店数达家,而煌上煌的门店数为家,绝味食品的门店数相比则更为惊人,达到家,仅去年一年,绝味食品新开的门店数就达到家。

卤味江湖“内卷”不断,资本入局变谨慎

“卤味三巨头”利润均出现下滑的同时,卤味江湖的竞争却并未因此停下。

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00年我国的卤味相关企业总注册量便已经突破1万家,去年我国的卤味行业规模已达到亿元。即使受到疫情的影响,卤味市场仍旧呈现增长势头。艾媒咨询预计今年全年国内卤味行业的规模将达到亿,并在03年突破4亿元的大关。

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01年,有1家卤味企业发生5起融资事件。在腾讯投资、源码资本、挑战者创投等明星投资机构的助力下,王小卤、盛香亭、卤大妈、研卤堂等卤味兴品牌受到资本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