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浙江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王世琪通讯员朱奇森摄影张泽民王斌
看着世界杯怎能不来一份小龙虾?今年夏天餐桌上最耀眼的“明星”当属这只浑身通红,举着大钳子的小龙虾。小龙虾在带给食客满满味觉体验之余,也成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摇钱虾”。据了解,今年以来长兴和平镇小溪口村银丰家庭农场引进“虾稻轮作”种养模式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拓宽新路径。
银丰家庭农场的工作人员赵军的“虾稻轮作”基地位于和平镇小溪口村的一处池塘,每天早上,他都会在这里进行小龙虾的收网工作。赵军的养殖基地共有多亩,平均水深在1米左右,别看现在是一片水塘,等到小龙虾的收网工作结束后,水塘将抽水变成一片稻田。
养虾、种稻轮流操作,赵军介绍,这种虾稻轮作的模式他们已经持续有两年时间了,模式越来越成熟,收成也越来越好。现在每亩可产小龙虾斤左右,相对以往,亩均增收元以上。而除了小龙虾的高收益外,虾稻轮作也是彻头彻尾的“绿色农业”,小龙虾的排泄物起到了肥田的作用,水稻的品质也得到提升。“稻谷质量明显比之前提升不少,我们销售出去的价格在六块到十块,比过去提升了两倍到三倍。”他说。
据了解,和平小溪口村目前共有“虾稻轮作”基地多亩,涉及农户多人,由银丰家庭农场牵头组织,全部实行统一购买饲料、统一销售。技术成熟,销路有保障,产值效益可观,小溪口村也将“虾稻轮作”纳入到系统扶贫工作当中,成为低收入户致富新渠道。
“明年我们计划发展到多亩,如果有贫困户、低收入户愿意参与,我们会免费提供部分种苗,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帮他们统一销售,增加他们的收入。”银丰家庭农场负责人赵和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