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龙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潮汕毒药,吃货天堂的美食江湖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www.txbyjgh.com/

出发前被陈晓卿的纪录片《风味原产地》所诱惑,早早就决定这次要在汕头住两天以满足口腹之欲。

11月11日离开福州,前往汕头。按照以往的速度是可以一天到达的,这次走得慢,中间在泉州歇了一天,住在晋江。泉州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之一,年全家11口在这里过春节,西街、承天禅寺、关帝庙、洛阳桥、安平桥、清源山,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中午在晋江五店市吃午饭,五店市是一片高楼大厦中间保留和修复的传统古厝街区,是一个吃喝闲逛的好地方,路过值得逛一逛。

我一直没有搞清楚闽南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之间的关系,我的感觉,潮汕人就是广东的一个另类,许多方面更接近闽南人和客家人。特别是更加顽固地保守着一些古代北方中原的习俗,这一点在饮食上也更加明显,所以虽然距离更远,但闽南客家和潮汕的饮食比起江浙,似乎更容易被北方人习惯。

那么,去汕头吃什么?

潮州菜

吃潮州菜为什么去汕头?

首先只有潮州菜,没有汕头菜,因为只有潮人,没有汕人,汕头人自称也是潮人。汕头作为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处,自古就是潮人出海的地方,只是近年来汕头成为与潮州并列的地级市才形成行政区划上的区别,无论历史、文化还是传统潮汕人都是一个整体,除了现在的潮州和汕头,还包括揭阳和汕尾以及梅州的一部分。

其次潮州近年来因为旅游过于热闹,汕头更加原生态,况且陈晓卿纪录片中很多内容都取材于汕头。

什么是潮州菜?

潮州菜,是地球上最好吃的中华料理,没有之一。从最顶级的燕窝、鱼翅、鲍鱼、花胶私房菜,到大众口味的潮汕牛肉火锅、牛肉丸、卤鹅摊档、鱼丸、生腌、鱼饭、蚝烙,不同食材、众多领域潮州菜都独树一帜,当仁不让。

潮州菜还是中华美食享誉全球的开路先锋。近代以来,潮州人足迹踏遍全球,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州菜。在世界各地最古老的唐人街通行的并不是粤语,而是潮汕话。

到达汕头已是中午,入住酒店,停好车,穿过街巷,步行来到八合里总店,赶上优惠,99元双人套餐,两盘鲜牛肉、半份牛肉丸、一盘牛肚、一盘酱牛肉外加蔬菜豆腐皮玉米粿条,头一顿就吃撑了。和在北京八合里吃的完全不一样的口感,北京的味道确实和它没法相提并论,更不用说价格的差距。

中午吃太饱,好在随处都有各种现冲的茶汤,老药桔、老熟地、老佛手、降燥的、祛湿的、助消化的等等应有尽有,还有一款叫通畅,吃多了,喝一杯。当然要想有胃口,还得多运动。下午骑电单车来到石炮台公园溜达,来汕头好几次了,头一回发现还有这么一个好玩的地方。

石炮台全称为崎碌炮台。崎碌是汕头古地名,炮台建于年,是清末粤东海防设施的代表作。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炮台直径米,台内操场直径85米,内墙高5.15米,外墙高6米,为城堡式环形建筑物。城墙基部中间是贯通全台的炮巷回廊,用石块砌成拱形,开有多个通往台内操场的拱形门,也开有许多对外的枪炮眼。城楼上设有点将台和通风通话塔。炮台外面环绕一圈宽阔的护城河,水很深,清澈透亮。

与其说是炮台,不如说是一座炮台城堡,走进炮台,拱顶回廊式的炮巷宽畅明亮,自然采光很好。忽然想起了走入罗马斗兽场和西班牙龙达斗牛场的感觉,还有顶部的透气窗,像极了巴塞罗那高迪的米拉公寓顶部的透气口。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午后暖阳照射在斑驳的墙壁上,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跟着当地人绕着炮台散步,蹲下来拍拍水中倒影,居然拍出了抽象画的感觉。

迎着夕阳一路向西,骑行到人民公园,对面是轮渡码头,正好赶上看日落。

随着夜幂降临,来到了著名的小公园,小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小,只有小,没有公园。顶多算是一个街心小广场,中间有座中山亭。然而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是汕头的文化标志。

这里是这座城市的起点。开埠以来,汕头是自广州之后第二个设立海关的地方,从这里开始,来自全球的外商、华侨和国内商人购地置业,逐步形成了一座新兴的现代城市,曾经一度成为紧随广州上海之后的全国第三大港口,常年有通往东南亚的班轮。

如今说起小公园,涵盖了中山亭周边的呈扇形放射状分布的骑楼和街道,一片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商业区、文化区,统称小公园历史文化区。整座街区还在整治中,中心街道已经整修一新,冷冷清清,紧挨着的就是住户密度很大热闹的陈旧拥挤的小巷,希望不要简单滴拆迁翻新做成面子工程,应该保留原住民,原生态,重现往日汕头商业中心的繁华。

重修的老妈宫戏台高大气派,每晚八点免费上演潮剧,如果想要占据好的位置,可以点些茶水提前预留座位。看戏免费,茶水自点,兼顾了公益和商业利益,挺好。

虽然已是初冬,但这里依然温暖如夏,晚饭当然是打冷。

先来科普一下:

“打冷”源自潮汕的方言,早年在香港卖夜宵、卤味的潮汕人多肩挑扁担、箩筐,沿街叫卖。同乡人见到要买。就用潮汕话招呼一声“担篮啊”(担篮子的,音近粤语发音的“打冷”)。操粤语方言的人不解其意,也依样画葫芦,发谐音招呼叫卖的小贩。后外延为“吃潮州菜”。

潮州打冷,指潮州大排档经营的大众化冷盘熟食。这些食物不同于潮州筵席常见的燕翅鲍参肚等高档菜肴,多数是潮州风味乡土菜式,通常由如下几类组成:一是卤水类,如卤鹅、卤猪脚、卤豆干等;二是鱼饭类,常见的有巴浪鱼、大眼鸡和红鹦哥鱼等,按照潮汕的食俗,薄壳米、红肉米和冻红蟹、冻小龙虾等贝壳虾蟹均属此类;三是腌制品,常见的有腌膏蟹、腌虾姑、咸血蚶和菜脯、咸菜等;四是熟食类,如猪肠咸菜、猪尾炖豆仁、春菜煲等。这些菜式全部都以明档方式摆放出来,或大锅慢火煮着,没有菜单,客人站在摊前,无需询问菜名,看见喜欢的用手一指,旁边点菜的人便会记录下来,有时刚坐到位子上,所要的菜肴已然送到餐桌。

打冷,就是这样一种潮州菜的吃法。

潮汕地区夏季炎热,晚餐往往很晚,露天而坐,且多以冷菜为主,主食以白粥为主,所以街边饭馆大排档都有统一的名字:XX白粥,潮汕人晚上说喝粥,就是打冷。如果你是头一次到潮汕的北方人,如果有当地朋友晚上请你喝粥,千万不要误认为被慢待,那是真没把你当外人。因为潮汕的白粥是这样式的:

不过,这些还只是配角小菜,生腌、鱼饭、卤味才是主角,当然除了传统的冷菜,热菜生猛海鲜一样品种繁多,每次都令我眼花缭乱。

六年前路过汕头,那一晚的七嫂白粥至今清晰记得,这次通过网上选了离酒店不远的肥姐白粥。生腌选了螃蟹、皮皮虾和血蚶,鱼饭选了三种鱼,加上店家推荐特色炒鸭肠和一份蔬菜,肚子实在有限,卤味只好忍痛割爱。

生腌是潮汕人独有的海鲜吃法,常见的有血蚶、虾蛄、蟹类、牡蛎、虾、薄壳等各类贝壳。

生腌虾蛄,常被称为潮汕人的“毒药”

潮汕生腌海鲜有“潮汕毒药”之美誉,吃过的人用不了太久,就会茶饭不思而四处寻觅。因为味道鲜得令人发指,像毒药令人欲罢不能,越吃越上瘾。

血蚶可能不在季节,略小不够肥美。虾姑和螃蟹就是那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味道,在我心目中,还是螃蟹第一。非但是潮汕生腌中的第一,也是所有海鲜螃蟹吃法中的第一。老徐词穷,截图一位网友的点评。

以船为家的渔民以鱼为饭,不以五谷为主食,鱼饭不是米饭,而是鱼,潮州的“冻鱼”,吃的时候可以冻吃,也可以再把它煎热或者蒸热。吃鱼饭一定要配普宁豆酱,鱼肉和豆酱发生奇妙的反应,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美妙而独特的味道。

鱼饭是刚刚到岸的野生海鱼经盐渍水煮冷却保鲜而成,最大限度保留了海鱼的新鲜,鱼的种类随季节而变化。

和广州的早茶不同,肠粉是潮汕早饭的主角。第二天一早,就在酒店对面一家路边小店,抽屉式样的蒸屉现蒸肠粉,加入牛肉或者猪肉、青菜,打上一个鸡蛋,包裹起来,淋上酱汁,大大的一份,很容易想起天津的煎饼果子和武汉的豆皮,好吃,很顶饱。配上海鲜粿条汤,完美的早餐。

早饭过后来到人民公园对面的码头,轮渡20分钟一班,每次1元。坐船到江对面的礐石风景区,山不高,花岗岩石,登上山顶,遥望对岸的老城区。下起了小雨,索性在山顶小亭子边喝一泡功夫茶。

午饭时刻终于来临,这一次机会留给卤味中的战斗机~狮头鹅。

潮州卤味秉承中原卤味的传统,从北方的卤肉、猪蹄到江南的鸡脚鸭头,都在这里被一网打尽。它不仅是街头小吃,卤味拼盘还堂而皇之地走上了高档宴席,成为粤菜宴席上的一道硬菜。如果非要选一个潮州卤味的代表,只能是以本地特产狮头鹅为原料的卤鹅。

在潮汕地区,卤鹅摊档遍布每一个街头巷尾,本地人大都买回家配饭。我们找了一家叫春梅里的街边小店,不大的店面坐满了人,还好,排队的人不多,轮到我们,幸运滴点到最后半只鹅肝。这里可以点双拼三拼和全套,全套包括了鹅的各个部位,两个人是吃不完的。我们选择单点,除了鹅肝,点了鹅头和鹅翅,鹅肉实在是吃不下了。

这是吃过一次就忘不了的味道,好吃到令人直砸吧嘴,吸吮手指,一小勺汤汁就能下半碗饭,至于鹅肝美妙的口感和滋味,绝对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鹅肝。对我来讲,这卤鹅和鹅肝,一样是毒药。

下午去中山公园溜达,公园很大完全开放,中间长岛四面环水,亭台楼榭。西面有巨大的草坪绿地,南门附近正在举办第二十届菊花展。尽管天气阴沉,不时地有点小雨,还是有很多老人在这里喝茶聊天带孙子。

如今看来,这里不过一处普通的城市公园,然而一百年前,中国这样的城市公园绝对是凤毛麟角。作为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汕头的中山公园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城市公园。

中国历史上不乏伟大的城市,也不乏享誉世界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但一直缺少供普通市民享用的公共园林和广场。与欧洲城市土地私有市民自治不同,中国城市一直是权力的附属,莫说普通市民被强拆,就算是大富大贵的权贵,抄家没产也是家常便饭。这,大概才是造成我们的城市和欧洲城市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

在我看来,城市公园作为公共设施,本来就该供市民免费享用。圈起来收费的,干脆就不要叫公园。遗憾的是,如今国内许多利用古人留下的遗产建成的城市公园卖门票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的市民总是计较自家房子所在小区的绿化环境,却罕见有人质疑城市公园为什么要收费。

晚上继续打冷,随便选了一家街边小店,只点了生腌螃蟹和虾姑,一份青菜,下饭的酸菜是老板送的。今天的生腌比昨晚的更好,没有昨晚的咸,更加鲜甜。自带了白酒,边喝边享受这毒药级的美味。生腌不动火,但也是讲究火候的。

邻桌,两位中年男子,生腌鱼饭几样小菜,两瓶轩尼诗只剩下半瓶了,还真是低估了潮汕人的酒量。一位颇具黑社会老大风范的阿伯路过,在门口坐下来和饭店老板聊天喝茶。不一会一位脖戴金链身着浅蓝色西装马甲的土豪进来,要了鱼饭白粥,很快吃完,起身,从裤兜掏出厚厚一沓崭新的百元大钞,抽出一张交给老板,惊得我睁大了双眼,老板找钱的功夫,坐在门口的阿伯拽过土豪戴满金镏子的手,扯下最大的一颗,端详一番,戴回土豪手上,说笑间老板找回零钱,土豪出门消失在人群中。

这一幕就如同上世纪香港电影中的街头影像重现,回想起十多年前一个夜晚在潮州路边,一位大叔身穿跨栏背心,嘴叼香烟,手举大刀剁卤肉,神情举止像极了一位著名的香港演员。对我来讲,当然先是香港电影中的经典片段留下深刻印象,后才看到现实中的美食江湖,其实江湖一直都在,香港影视界的扫地僧本就有不少是潮汕人,香港影片不过是再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片段而已。难得的是,多年以后,还能在潮汕街头亲眼目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其实正是他们的存在,延续了潮汕的美食江湖。

新城总可以找新的地方建,老城拆了就没有了。好在,汕头老城基本保留了原有的格局,没有被大拆大建,密集的老房,陈旧而不破败,没有被高楼大厦和封闭的小区取代,小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没有围墙,楼与楼之间完全开放,一座座大排档小饭馆隐藏其间,不用大众点评,不用刻意寻找,随便一家,大都会带给你惊喜,因为支撑那些小馆活下来的是周边邻里挑剔的胃口,从来不是外来的食客,这大概就是潮汕的美食江湖。

第三天离开汕头,中午路过海丰,想进城看一下彭湃老家,结果被红色旅游吓到了,旅游区叫红场红宫,也不知是啥朝代的宫殿,满城的西红柿炒蛋色把我整懵了。找不到停车位,问正在贴罚单的警察,直接回答附近区域没有停车位,收费停车场也没有,被这霸道的回答惊呆了。只管罚款不建停车场,这是什么骚操作?红色旅游就这样发展?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关门的店铺前停下车,雨中走到景区,其实里面有很多空地可以建停车场,一墙之隔的公共图书馆院内也有不少停车位就是不开放。害怕被罚款,连饭也没吃就直奔惠州了。

都说海陆丰民风不好,被政府的神操作吓懵了,哪里还有机会体验民风,官风倒是看得到,只觉得那可怕的颜色有毒。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按说这里也不穷,只怕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若是澎湃在天有灵,看到眼前的情形当作何感想?

被誉为潮汕毒药的美食是迷人的,而当一种颜色变得有毒,并且以人民的名义公然传播,那才是真的要污染环境毒害土壤贻害无穷的。

点击查看:

福州,享福之州

从温州洞头到福建霞浦,寻找东海最美海岸线

海天一色康沃尔

台州的山海城:天台、临海、石塘镇

逛吃高邮,寻味汪曾祺

单县的羊汤砀山的梨

河北馆陶

北京自驾海南

秦晖:不要迷恋中国的崛起

茅于轼: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政治家的利益

李录:文明、现代化与中国

何兆武:对中国来说,现代化是第一位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