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恐怕没有哪个水产、食材像它一样,从要被清除的外来物种一跃成为饕餮美味中的图腾,再到火遍中国夜宵经济的顶流。伴随夜宵经济火爆、抖音、京东等电商新渠道扶持下,小龙虾销售规模和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迅速拉升。一只小龙虾可以折射出中国生鲜产业二十年发展史,某种程度上也浓缩了半部中国生鲜产业发展史。但长期以来,水产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一直相对滞后,随着营销理念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水产品作为我国动物产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居民食物消费的大宗动物性食品中,水产品消费份额占比不足于猪牛羊肉等传统大宗肉类。除了受到传统饮食观念的影响外,也和各类渔业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不足有密切关系。
小龙虾全国各地品牌众多,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点。但真正被大众熟知的,商家愿意挂牌在门店的少之又少。盱眙龙虾除外,很少见到潜江龙虾、合肥龙虾等招牌大批量出现在大众视野。相比之下,一提到大闸蟹,大部分人会首先想到阳澄湖大闸蟹,但目前小龙虾品牌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气候,因为种类多、杂,品质标准不一,没有某一品牌像阳澄湖大闸蟹一样声名大噪。同样是大闸蟹,贴上了“阳澄湖”的标签,身价马上提高,是品牌的力量提升了价值、拉高了价格。小龙虾发展要如何从中学习经验破局,是一条长远的道路。
品牌运作助进步
小龙虾的产业基础和群众基础都很好,但大部分企业的投入还是在餐饮上,在品牌发展上还有很大的空白。为了借鉴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发展经验的优点与小龙虾行业取长补短,水产养殖网与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荣誉会长、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创会会长杨维龙进行了会谈。杨维龙提出了三个“越来越”:一、不是越多越好,数量不是全部,重点在精;二、管理越来越严格越好;三、透明度越高越好。“像北京、上海都有很多卖阳澄湖大闸蟹的店,但有些地方不规范、不严格,导致‘阳澄湖大闸蟹’泛滥,消费者就会觉得不稀奇,毕竟物以稀为贵。在冒牌阳澄湖大闸蟹店铺打假之后,虚假店铺没有底气,客流量也会减少,就没有生意了。像正品店铺,不一定要求每天的销售数量多,出现排队、饥饿等现象,其实是一种无形的广告,反而会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