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读阅评说
“巨人的肩膀”丛书借用的是艾萨克·牛顿所说的那句“如果我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整套丛书共有六册,我手中的这本《小龙虾传:动物学研究入门》是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著作。
提到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或许许多人并不了解,但若提到《天演论》相信很多人都会略有耳闻,《天演论》就是学者严复翻译自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因捍卫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有“达尔文的坚定追随者”之称,但赫胥黎并不完全接受达尔文的看法,赫胥黎提倡唯物主义科学精神,他的所有研究成果无一不是经过大量收集素材以及对素材经进行经年累月潜心研究之后的结果。
《小龙虾传:动物学研究入门》同样也不例外。
《小龙虾传:动物学研究入门》分六章,从博物学、生理学、形态学等方面对螯虾进行了科普讲解。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产生疑惑:是小龙虾,为何内容却成了对螯虾的科普?实际上,螯虾是足目螯虾下目中淡水种类的通称,本书中所讲的螯虾即为小龙虾——在河流小溪中栖息着一种为数众多的小动物,它们仅有三四英寸长,长得好像缩小版的龙虾。
在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生活的年代,小龙虾并不如今天这般受食客们欢迎,至少在英国不是。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之所以会选择小龙虾作为研究对象,并没有特殊理由,只是因为托马斯·亨利·赫胥黎需要以具体的例子去证明关于动物学发展的普遍真理。
阅读过程中,会对我们视为平常的小龙虾有许多非常有趣的新认识。比如《常见螯虾的生理学》一章提到,螯虾食量惊人,一只成年螯虾可以在一年时间里消耗它自身重量几倍的食物,但是这段时间结束后,螯虾自身体重的增长却只占原体重的一小部分。书中在螯虾对食物选择上用了贪得无厌、来者不拒两个字眼,由此可见,对螯虾来说能捕捉到的任何东西都是可以入口的。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在书中以小龙虾为范例,深入浅出地进行动物学导论的讲解,书中配有大量插图,对读者形象细致地认识了解小龙虾提供了大量直观信息。而第五章《螯虾的比较形态学》中螯虾、普通长臂虾、对虾、蟹等一切相近生物的形态对比,更是带领读者走进了生物的缤纷世界。
在书中了解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小龙虾是一种非常新奇的体验。当小龙虾作为一道美食端上餐桌时,想必鲜少有人会去拿起它来研究一下它的呼吸器官在哪里、它的肝脏有几个叶片。
当单纯的好奇心逐渐演变为对知识的热爱,而追求圆满和精确之美感,以满足自身审美意识的冲动也压过了无知带来的惰性时;当发现事物的起因成为快乐的源泉,而那些善于发现此道者开始乐在其中的时候,那么自然的常识便发展成了我们前辈们所称的博物学。
这段摘自书中的话读来很受感动。《小龙虾传:动物学研究入门》并不单纯是一本生物科普书,它让我们体会到了观察的乐趣,更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身处的世界是一个怎样丰富美好的世界,它们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END-